王滨有:把握规律,破解难题

时间:2022-10-30 15:35:14 来源:网友投稿

编者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中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一方面,大学生是渴望求知上进、有社会担当的一代,期望通过思政课的学习解决思想困惑,获得正确的价值指引;另一方面,他们在思想特征、认知能力、心理特点、行为方式和群体特征等方面的特殊性,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本刊日前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在校学生畅所欲言,共同探讨高校思政课何以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浸润学生心田。

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建设问题做出多次重要批示。在2004年的一次批示中,有两句关键的话:一句是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状况“甚为忧虑”;一句是要求教育部等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在师资队伍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下大工夫,力争在几年内,使教学状况“明显改善”。

总书记的批示包含两个关键词,即“甚为忧虑”和“明显改善”。那么,经过这几年的努力,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状况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呢?我认为,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多阶段性的成果和成绩,但在实现“明显改善”这一目标上,还有较大差距。

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状况、发展状况“目前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时期”;另一种说法认为,思政课的教学状况从总体上看,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明显改善”。我认为,对当前思政课的教学状况做出这样的判断和估价,应该慎重。如何深刻理解“明显改善”的内涵?我的理解是,总书记要求的“明显改善”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改善,而是指质变意义上的根本改善。

如果从当前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的背景下,党和政府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时期。如果从邓小平曾指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角度,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本科生和高职生不同特点来实施教育的角度,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角度,特别是从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是否真正落到实处的角度等方面来看,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应该看到,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高校思政课在加强领导、教材建设、学科建设、教学法改革、师资培训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绩。对于这些成绩,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高校的思政课建设,离“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和将高校思政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的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有很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思政课的支撑和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还仍然存在。在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好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关系问题上,“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建设轻课程建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教授和学术骨干脱离教学,不上课、专门搞学科建设和科研。一些科研内容与教学无关,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起不到学科建设和科研为教学服务的作用,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当树立这样一个理念,即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科研都必须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使思政课的教学状态“明显改善”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服务。否则,就违反了学科建设和科研的根本目的,就有可能削弱思政课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二是如何正确认识教材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找准差距,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目前的的思政课教材最大的优势是较好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较好地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党的重要文件提出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的理论概括,基本上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但是,解决了“进教材”的问题不等于解决了“进课堂”和“进头脑”的问题。教材在生动性、可读性,较好地适应不同高校特点(特别是本科和高职院校不同的办学特点、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如果不下工夫解决教材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就很难解决好“进课堂”和“进头脑”的问题。

毛主席曾经指出,写文章要解决“三性”的问题,即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下一步的教材建设,应着力在这些问题上攻坚爬坡,攻克难关。

三是如何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关系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思政课是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阵地,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目前在思政课和日常相关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相互脱节、各自为战和“两张皮”的现象,导致二者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组织的相关教育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相互脱节,没有形成合力,致使教育教学资源无法发挥最佳效率和效能。

四是思政课本科教学体系和高职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很不平衡。本科和高职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管理评价等,具有很多共性。但是,其办学定位、教学对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二者的教学模式必然各不相同。

目前,对本科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建设关注较多,研究得较深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建设关注较少,研究得不够深入,特别是如何针对高职办学特点,将“教材体系转化为适合高职特点的教学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五是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很不平衡。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应当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考核体系等。当前现状是,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很不平衡。理论教学体系的建设研究相对深入,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研究不够深入。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有很大难度,虽然很多高校在教学实施方案中安排了实践教学的学时,但实际上,这些学时很难有效利用并落到实处。这主要是因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认识不统一,实践教学经费支持不足、工作量计算不合理等,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难题。

我建议,应当紧紧围绕高校思政课存在的上述这些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编制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实情,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对策和办法。

在未来,思政课要从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努力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促进思政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全面推进本科课程体系和高职课程体系的协调发展,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协调发展,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协调发展。统筹兼顾本科课程体系和高职课程体系的建设,统筹兼顾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建设,统筹兼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高校思政课的建设与发展。

其次,制定好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划,应当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本科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划(包括5门课);另一部分是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划(包括3门课)。同时,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努力为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和开展教研活动等,搭建一个资源丰富、使用便捷、能够及时更新的教学服务平台。

再次,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其中包括设立实践教学专项资金,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管理评价的标准等。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目前理论界尚有争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以便统一思想,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冯秀军、刘俊贵:谈教师的教育信念

做一名执著型教师:

如果不是真心喜爱,就会产生浪费

曾有位专业课教师问我教什么课,我认真奉告本课程全称,这位老师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在还有这样的课?讲什么?怎么个修养法?之后不无同情地走开。

还曾在数年前一次开学第一堂课的课堂调查中收到这样一张纸条,是学生关于“你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期待”的回答:“我的课程理解:应该是像中学政治一样无聊的课;我的课程期待:多放电影早下课。”看过纸条后我的第一反应是:马上宣布下课?

我读小学的女儿曾有一天好奇地问我在大学教什么课,我又如实奉告。她大惊:“啊?是不是就像我们的品德与生活?”我点头称是,她颇为失落。

如此看来,做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一件颇不容易的事;面对人们对思政课学科性、科学性的质疑和轻视,面对学生的逆反和挑战,还能做一名真心喜爱思政课的教师,则是一件尤其不容易的事。但是,如果选择了坚守,就应该首先问自己:我到底是不是真心喜欢、热爱这门课?如果不是,何必浪费自己的情感、智慧,甚至生命?而如果没有对于这门课程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情,又何来学生的“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我曾向朱小蔓教授请教:“什么人适合做教育?”师说:“对人感兴趣,对人的成长感兴趣,对教育之于人的成长抱有信心。”那么,什么人适合做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以为:对人感兴趣,对人的成长感兴趣,对人的心灵成长感兴趣,对思政课之于人的精神成长抱有信心。因为,唯有感兴趣、有信心,才有真心喜爱;而唯有真心喜爱,方能坦然面对质疑和轻视、逆反和挑战,并心甘情愿为其“衣带渐宽终不悔”。而课堂也终将因此一念而变,因为,热情可以点燃热情,思想可以吸引思想。所以,思政课教师需要一份热爱和信心,以及基于热爱和信心的勇气。这种勇气的试金石或许只需追问自己是否敢于坦言:我是一名教师,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一名真心喜爱这门课程的执著型教师——愿以课堂服务于学生的精神发展和心灵成长,愿以热爱来避免自己与学生共同的生命浪费。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如果没有研究,就没有真正的教学

高校思政课教师一般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据有教师说:一学期课上下来,或者一天六节课讲下来,甚至感觉教学由“脑力活儿”变成了“体力活儿”!精疲力尽地奔波于课堂之间,哪里还有精力和时间搞研究?因此,顾了课堂,荒了科研;忙了科研,顾不上课堂,是很多思政课教师面对的两难选择。

科研与教学到底是什么关系?对立冲突还是相辅相成?在此想分享一个自己在课堂中的小故事:一个问题的三次调查。

在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六章关于“职业道德”问题的课堂上,曾提到了汶川地震中的“某跑跑事件”,并在三个课堂上分别做了三次小小的课堂调查与研究,其过程如下。

首先问学生:大家都知道汶川地震中某教师弃学生而逃的“某跑跑事件”吗?学生均回答:知道。

第一次调查:理解、认可、赞同、支持该教师行为的同学请举手。

结果:三个课堂举手的学生均不超过5人,其中一个课堂没有一个人举手。

接下来,给学生播放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栏目中该事件当事人及多位嘉宾之间激烈争论的视频。

看毕,做第二次调查:理解、认可、赞同、支持该教师行为的同学请举手。

结果:三个课堂均有超过1/3的学生举手,其中一个课堂过半。

接下来,请转变立场的同学谈自己的理由。

最后,我逐个分析前面各方观点。

然后,做第三次调查:理解、认可、赞同、支持该教师行为的同学请举手。结果:举手人数减少,三个课堂均不超10人。

三次调查的结果变化说明了什么?

课后,笔者在教学笔记中记下自己的发现和思考:第一次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很多大学生对问题的评价看似明确,实则多人云亦云,他们对诸多社会现象,尤其是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独立、深入的思考,以及理性、审慎的判断;第二次调查学生人数从少(无)到多告诉我们: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媒体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值得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者深入研究;第三次调查学生人数又从多到少告诉我们: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大有可为,同样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是:思政课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有哪些因素在与教师争夺学生的头脑?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中,仍具可塑性,我们仍有机会,且责任重大。

在这个小小的课堂教学调查与研究中,笔者发现了两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第一,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第二,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第一个问题让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敢盲目乐观,第二个问题让作为教师的我们增加自信。因为研究性的课堂教学,课堂不再流于既定结论的直接灌输,而是在曲折反复中走向纵深。事实上,结论的直接灌输就像一朵没有经历绽放过程的花苞而追求结出硕果一样不可思议。教学不是一马平川的平面而是多维的立体,不是直接的结论告知而是内涵丰富的过程展开。在多维透视中学生学会比较和采摘观点,在过程展开中学生学会分析、辨别和反思。多维度、展开过程使得学生受到更丰富的信息刺激,并逼迫他不断思考以做出反馈。而唯有如此,他们得出的结论,形成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才是属于自己的,这才是课堂之中最有价值的收获。

再回到科研与教学的难题。如果没有研究,哪里可能有真正的教学?如果没有研究,教师就是播音员,凡识字的人均可取而代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一生的教育生涯中,时刻都在教育,也时刻都在研究:他研究教材,研究问题,研究学生的家庭,研究学生的情感、智力、思维品质,研究他们成长的规律和节奏,还常常研究孩子的表情和眼神……这或许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的关键所在。苏氏之高或不敢企及,但可效仿。至少,教学帮我们发现值得研究的真问题,研究则让教学成为具有智慧含量的教育过程。

做一名思想型教师:

如果没有思想折服,课堂或是虚假繁荣

今天的思政课堂正日益变得繁荣:多媒体课件越做越好看,案例越来越丰富生动,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参与课堂和教学……这无疑是思政课教学的进步和成功,是值得欣喜的。可在这繁荣之后笔者又时常会杞人忧天:随着我们的课堂越来越好看、好听、好笑、好玩,会不会有什么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在兴奋的课堂状态中流失了?或者被我们以“创新”、“改革”的名义冠之以“过时”、“传统”的罪名而抛弃了?

无疑,思政课具有实践性、生活性等特征,思政课要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教师就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需要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不断创新以保持课堂的魅力。我们不断探索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应该就是本着这样的美好愿望和良好初衷而来,但事实上,所有的手段都是服务于目的的,所有的形式都是服务于内容的。思政课最终的目标必然是大学生思想的折服、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提升。如果缺失了思想性,缺失了教学的思想内涵,“好看、好听、好笑、好玩”的课堂即使保持了一定的“上座率”、“抬头率”, 也无非一场形式大于内容的闹剧而已。如此虚假的课堂繁荣,又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呢?

因此,思政课教师需要时常反思,理论是不是一定要包裹上糖衣才有可能被我们的学生“笑纳”?面对大学生热衷于快餐化、娱乐化阅读、学习的“轻思维”、“浅思维”状态,思政课教师也需要报以适度的忧虑:他们会不会被我们“宠坏了”、“哄坏了”,以至于在“娱乐化课堂”的“百般呵护”下彻底丧失了接受、忍受和享受理论“枯燥与深刻”的能力?“理论的说教”在今天由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创新”带来的热闹繁荣中是否会再也找不到容身之地?

看来,在热闹的教学改革中或许还需要一份“离群索居”的冷静。不论多媒体教学也好,案例教学也好,实践教学也好,专题教学也好,一言堂也好,独角戏也好;课堂上有笑声也好,有辩论声也好,有质疑声也好,甚至什么声音都没有也好,如果是思想的静默的话,这些都不是评价课堂价值的根本尺度。我们运用多媒体,但不应沦为“放电影的”,还需警惕它们传递信息效果的复杂性;我们引用案例,但不应沦为“讲故事的”,还需提醒自己切忌以叙代议、喧宾夺主;我们做实践教学,但不应沦为“搞活动的”,还需尤其关注实践之后学生的实践反思与感悟。我们也尽可放胆去“一言堂”、“独角戏”式地讲授理论,如果能说服、征服学生的心灵,能激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独角戏”又有何妨?我们的教学团队也在不断地探索课堂的形式,如行走的课堂、经典课堂、书写课堂、对话课堂、创意课堂,等等。但这些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点燃思想而已。

思政课可以是一门有挑战性的课,也可以是一门有魅力的课。课堂可以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我们来做东,向每一位学子发出思想的邀请;可以是一段旅程,我们来做导游,携天下英才而同游;还可以是一篇美文,我们与学生共同读之、听之、观之、品之,令唇齿生香,多年后回味绵长。

【刘俊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财务处处长、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宇文利:实践教学的状况与反思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实践教学能够增加同学对于思政课的感知力和参与度,提升他们经由体验和感悟而产生的课程主动性和认同感,有利于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因此,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必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关于实践教学的界定

实践教学到底该怎样界定,其范围和内涵是什么?这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课堂理论讲授而言的、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具有两个基本规定性:其一,实践教学具有实践指向性和教学意向性,是一种教学活动而不是其他类型的活动,特别是不等同于纯粹的学生活动;其二,实践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来创造教学实践场景,以学生的参与、体验、探究和感悟为充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实践设计所针对的是理论问题或与理论有密切联系的现实问题,这就规定了实践的基本内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角色由理论教学时的“听老师讲”转变为实践活动中的“自己来做”,这也就规定了实践开展的方向。至于实践教学的范围,它既可以是在校园内发生的活动,也可以是在校园外有组织的安排。一般说来,只要是在该课程辐射范围内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均应当算作实践教学。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理论讲授的课堂上进行的教学互动,只能算理论教学的组成,而不应算作实践教学。

关于实践教学的方法

目前,思政课教学仍以理论教学和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仅仅是穿插于其中的补充性活动,不仅在课时、学分和形式上未有统一标准,实施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概括而言,常见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做法有以下几种: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在一些学生理论视野较宽、基础较好的学校尤受重视。讨论的形式一般是专题专时的固定模式而非随机性讨论,讨论的内容多围绕课程教学的主题,重点对理论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进行探究式研讨。通常情况下,给学生留出一定量的时间和讨论空间,组织学生分小组全员参与。讨论活动中,同学们结成学习和研讨小组,人人参与,组内分工,合作完成研讨主题,提供调研报告,撰写讨论提纲或专题讲义。讨论的评价由评议团掌握,允许开放式提问。讨论前期的调研可以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但必须有学生实践的元素,形式一般有采访、调研、节目制作等。分组专题讨论的优点是结合课程主题,对课程讲授内容反刍和补偿作用明显,有利于同学们思考和探讨讲授内容。目前出现的不足主要是在时间限制上。

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是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学生上网参与课程讨论的方法,该方法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弥补课堂讲授理论受时间限制、学生的理论反刍和讨论空间不足的缺陷。后来,课下网络讨论成为了思政课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成为实践教学的一环,纳入到课程建设和考核系统中。网络讨论要求课程教师、助教和同学普遍参与。网络平台中的教学班与课程教学班同步同程进行,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串班参加讨论。在效果上,网络教学紧密联系课程和课堂讲授,很好地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也促进了同学们的思想交流和理论互补。

教学活动。近年来,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以借助校园文化和注重课程性质为设计出发点,以提升课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立足点,以活跃课程气氛、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为重点,逐渐把实践的方向向开发教学性元素倾斜。在过去,校园内的实践教学开展得较少,走入社会的实践教学也主要由基础教学单位联合校团委、学工部为组织主体,进行常规性的暑期社会实践。这种社会实践的缺陷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学性不明显,与课程离得较远,往往是课程内容外的实践主题;二是学生的参与范围小。暑期社会实践往往是由选拔的少数同学代表参加,并不是班级性的集体教学实践活动,实践的覆盖面和受益群体非常有限。由此,本着探讨能够与课程教学联系更为紧密、大多数同学都能不同程度参与的实践教学方式的想法,各地各类高校近年来尝试不同的新样式,组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和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这些形式主要有实地场景教学、主题学习沙龙、课程辩论赛、教学模拟和专题研讨会等。

实践基地。为丰富和发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增强课程和教学的体验性、直感性,不少高校的思政课授课责任单位都积极筹建或与社会共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基地。创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直接目的是将实践教学规范化、有序化,以便于实践教学的长期、有效开展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在基地参观、参与实践教学来体悟课堂课程理论和思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提升回归生活、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都大有好处。基地建立后,思政课实践教学将会在原来校园内和网络中的课程调查研究和讨论延伸到校园外,通过组织专题性的实践教学考察和体验促使学生“零距离”地在社会中理解课程和感悟课程。

关于实践教学的反思

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思政课中必不可少,但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确是一个颇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就通行的实践教学模式而言,我认为目前仍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其一,在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传统背景下,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课堂理论教学,即后者不可能完全变成隐性课程。那么,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如何,它在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占多大比例,如何协调与理论教学的课时、学分配置,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结合学习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在尊重教育教学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探索该比例是合适的。

其二,实践教学在何种程度、何种功能上以及如何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即实践教学如何与课堂理论教学进行实质性衔接,这是开展实践教学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我认为,通过实践教学把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具体(象)化和生活化,这是实践教学的优势和本质所在。要缩短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的距离,很重要的一点是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并由此省察理论和理论教学未及之处。这是很有挑战性的教学工作,也是需要持续努力之点。

其三,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和形式创新的问题。如何选择实践教学内容,是制约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问题。由于实践环境的限制,目前的实践教学在所选内容和实施范围上都有所局限,一些沿用了几年的实践教学方式也似乎正在失去当初的魅力。如何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以及互补式创新,这也是设计实践教学时必须重视的问题。

其四,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和反馈问题。目前的实践教学尚未建立其成熟有效的绩效反馈和评价机制,因此对其效果的认定尚停留在感性认识和经验判断阶段。如何真正地测评出某项实践教学活动的绩效,如何得到真正的而非虚假的实践教学反馈,值得实践教学设计者和教育者深思。

推荐访问:难题 规律 把握 破解 王滨有

版权所有:树元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树元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树元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琼ICP备20210017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