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时间:2022-11-28 11:55:41 来源:网友投稿

扬州:中国的微观化身

文/何明晰

《金门——乡土中国》

金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唐时始成村落,生活不算富足,却也悠然宁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战时金门曾是国民党军队的驻扎地,因此直至现在,大陆和台湾的学者都不易踏查。作者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前往,得到了许多珍贵而有趣的资料,进而通过金门极富特色又保留完好的民居,来讲述金门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民俗。

《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

作者系20世纪6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美国历史学者的新的一代,在撰写本书之前,作者用了两年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数据,在英国和日本查阅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外交档案,并摈弃了以往美国某些权威性中国近代史著作中的传统价值观念,对两湖地区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进行了比较客观和深入的探讨, 从经济利益得失的角度 ,分析了社会各个集团政治情绪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并广为学界熟知。本书的一些学术观点自然未必尽能为国内学者所同意,但至少可以起参考和启发的作用。

近年来,史学界从大量宏观史和观念史里跳脱出来,更多优秀的城市史与日常史著作译介进来,《说扬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就是其中的一本。

《说扬州》以1550—1850年间的扬州历史为切入点解析当时扬州社会历史上发生的诸多问题,并对同时代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进行观照。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扬州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且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宏阔的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叙事在扬州这块土地上曾经轰轰烈烈地展示与交织过,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炀帝的兴于江都,亡于江都;明清易代之际“扬州十日”的发生,扬州园林、扬州商业的兴衰等等,可以说,在中国史这栋史学大厦上,地方史与中国史之间的关系在扬州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是中国的微观化身,书中始终贯彻与体现了扬州在中国史研究中的典型意义,指出“扬州因为自己在文化地图上的地位而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其转型位置不仅显示了它自己的变迁命运,也体现了中国意象之格局的变迁。”

安东篱女士改革开放之初即到南京大学留学,又在澳大利亚师从著名华裔学者王赓武教授研习东亚史并获得博士学位。这使她能够不为成见所束缚,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全书征引文献丰富,举凡实录、地方志、正史、文集、笔记以及外文资料等皆予以广征博引。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中,扬州是朝代更替的一个显著参照点。在关于王朝兴衰的道德故事的结构性叙事中,该城被征服的那一刻标志着历史的断裂。在探讨明清之际扬州历史时,作者敏锐地觉察到了《扬州十日记》的独特文献价值,说它是一部关于1645年扬州沦陷的文集,在提供这种叙事的所有经典著述中占有核心位置。紧接着,作者从“满洲与明朝的灭亡”、“扬州十日记:前六日”、“另类历史之一:郑元勋”、“另类历史之二:宗灏”、“扬州十日记:后四日”等方面对明清易代之际,在扬州这一历史舞台上发生的社会历史的丰富内容及其典型意义进行铺陈。尤为可贵的是,在征引《扬州十日记》时,并未迷信其中的记载,譬如,《扬州十日记》中提到清军攻入扬州屠城后焚化的尸体达80万具之众,作者即认为“这个数字高得难以置信。”她提出“最好将王秀楚提供的数字理解为仅仅是对屠杀的可怕程度的表述。”应当说,这种分析是颇有见地的。

在探讨清代扬州兴盛时期的社会阶层关系时,她以对画作《九日行庵文讙》进行了独具特色的解读。她认为《九日行庵文讙》图为我们思考扬州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另一个标尺,这比无视其财富来源一概视之为“文人”进行分析或许会更好。由此,她提出应当认真追问画中无名童仆本籍何处。原因在于,马家在扬州至少持续了三代,因而或许可以假定这些仆人是本地人。并称假使这个推论成立,则画中表现了主仆之间划上了一道流寓—土著的界线的扬州社会。应当说,这种思维方式正是她慧眼独具的地方。

热爱中国文化的安东篱女士神交扬州二十余年,撰得《说扬州》,并于2006年获得列文森奖,近期也已由中华书局编辑出版,附在本书后面长达30页的文献引用可见作者的用心,若是单要从读者的角度,也是因为要把这个庞大的城市多面在不到三十万的字的篇幅里描述出来,有些地方的论证似乎语焉不详,更倾向于引用其他学者已有的论断,这也让本书缺少一种相对的“底气”。但是,不能不予以肯定的是,这本书的确是近年来研究扬州地方史的一部好作品,也是观照同时代中国社会历史的不可多得的力作。

《说扬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 安东篱[澳]著中华书局2007年8月出版

远船驶向中国

文/成刚

1971年,为巴巴拉·塔奇曼再次赢得普利策奖的作品《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出版(第一部是《八月炮火》)。塔奇曼不是一个满脑考据的历史学家,她认为自己是个作家。周游欧陆的她毋宁说是一个旅行者。一个出色的历史学家首先应该是时间旅行家,其次才是作家或知识分子。尽管我找不到可推断她来过中国的丁点资料,但即使她未曾沐浴过东方的阳光,也不能否认她“旅行家”的身份,神游八荒是高级的旅行。否则,她如何能在历史著述中润泽以远比文学作品还要丰饶和精致的细节?

塔奇曼笔下的史迪威是个不折不扣的旅行爱好者,多次越过太平洋抵达中国。史迪威1911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之前他和妻子温妮先去了日本,中国是旅程的第二站,这趟旅行只为“更多了解一下东方”。他们在中国停留了11天,徘徊在上海、广州、梧州、香港。时值辛亥革命刚过,史迪威用速写般的语言勾勒出一副时代更迭时的画卷,“阔太太们排列在门口,在灯光下衣着华丽,披金戴银”,然而“目光迟钝,无精打采”。他还提到吸食鸦片的人,把虱子放在嘴里咬的人,歌女,坟墓,在门廊烧香,“叛军,一群乌合之众”。他对革命者的印象很不错,“看上去很不错的小伙子们”。对中国的宗教,他说,“似乎就是为了驱除那些要加害于他们的鬼怪。”和多数西方人一样,这次他在中国的游历多是浮光掠影。

西方人对中国社会多不能做出明晰的判断,对他们来说,中国只是北京、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等寥寥几个交通便利的大中城市,内陆城镇乡村是不存在的,他们难以探察到社会的脉动也在情理中。假如红十字赈灾委员会没有把他从陆军部租借出去担任山西筑路工程的总工程师,史迪威的第二次中国之行无疑平淡而表面,以后他是否还会与中国命运发生一系列交集就很难说。在秦晋的12个月中,史迪威得以见证彼时真正的中国社会。他的笔在日记本飞走:“带着温顺的牛和原始的犁”的农民,“走不上六步便气喘吁吁”的城里商人,“小号走了调,但毫不在乎”的军校,称“中国是块很大的面团”的阎锡山,“肮脏、到处是跳蚤”的小镇,“城墙内很多地方已经废弃”的西安,跟在驼队后面拼命跑的拾粪的孩子,“跟风刮起的沙尘一样平凡”的死亡……他喜欢中国百姓的幽默和良善,“对这个种族的好感也油然而生”。这个时期,史迪威还根据见闻创作短篇小说,其中一篇发表在《亚洲》(Asia)上。塔奇曼评价史迪威的描述“就跟契诃夫笔下的农民一样栩栩如生,充满了人性。”

后来史迪威分别以营长、军事观察员和亚洲大陆美军的最高指挥官的身份来到中国,由于战争的酝酿和爆发,史迪威关注的焦点转向政治和战争。基于对中国社会和百姓的深刻了解,史迪威对中国的走向做出了独立判断,并再三试图影响美中的关系,然而在盟国间的对弈中,作为亚洲大陆美军的最高指挥官的他,只是一粒过河卒。“史迪威的地位取决于他在政治上的利用价值,他的让位也是。”(方德万《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史迪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北平担任武官期间,他竭力回避各种晚会、俱乐部等玩艺,结交了不少文化人,包括北大校长蒋梦麟。他喜欢与古玩商人打交道,他甚至收藏有一件慈禧的旗袍。对史迪威来说,“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地方是,在这里可以接触到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在中国传统中,他非常抵触老子的“无为”思想。1926年8月20日,史迪威夫人温妮写道:“我们都觉得这是在回家”,这时,他们一家刚刚结束在卡梅尔的度假,正乘远船驶向中国。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巴巴拉·W·塔奇曼[美] 著 万里新 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8月

《晚晴有个李鸿章》

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和通常意义上的传记不同,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

《紫禁城》

本书用100多份翔实的资料向人们揭开了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宫殿的面纱:紫禁城的画卷、逸事、皇帝的私人珍藏、皇家成员肖像画、字画和行政文件,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第一手关于紫禁城的资料。

《治史体悟-陈启云文集(1)》本书为作者过去十年写的学术论文集,分为三个部分,即学术传承、中西视野、文化哲思,内容涉及钱穆师与思想文化史学、钱穆师的儒学观念与中国文化:《湖上闲思录》、现代中西文化与文化理论的互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特色等。

《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

以中国中心的意识,罗芙芸揭示了卫生如何在19、20世纪成为中国的现代性表述中的紧要因素。她集中于一个中文概念“卫生”,作为贯穿时空和多样性的线索,并将其置于天津复杂的通商口岸环境之中。在19世纪末以前,卫生——被译为“卫生的”、“清洁的”、“健康”或“公共卫生”——与之相关的是饮食方、冥想和秘制方药。本书揭示了随着暴力帝国主义的到来,卫生的意义是如何从中国人的宇宙观转变为包含了诸如国家主权、科学实验、身体净化和民族适应性等方面的概念。外国人和中国的精英们往往认为,中国人在这些方面都有所缺乏。这项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卫生怎样在中国的现代性中成为一个矛盾的概念想象中的外国典范是其集中表现,同时也正是这些卫生的主要建造者一手造成了中国的缺陷。

《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

1990年代的中国思想文化界,是一个重新分化的年代,80年代所形成的启蒙阵营到了90年代,围绕着中国现代性的重大核心问题,其内部发生了一系列论战,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断层和价值取向。本书通过对90年代重大论争的系统研究,褐示了当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内在复杂性。

《读史的侧翼:打捞历史的碎片》小掌故背后有着大历史。初读此书,读者或许会被这本书的精彩掌故,古雅文字所吸引,书中充满令人兴味盎然的野史逸闻。如果你慢慢读下去,就会收起这份闲适的欣赏态度,不禁肃衣敛容,随着他的文字心潮涌动,不由时而血脉贲张,时而扼腕感叹。作者以厚重别致之笔墨叙写读史心得,聚焦人生的真谛,打捞历史的碎片,并以独到的打侧翼的方法来落实追寻的过程。

《1917年,革命中的俄罗斯》

被战争搞得混乱不堪、又遭受反对派削弱的俄罗斯缓缓地沉沦着。在帝国首都彼得堡,人民饥寒交迫,革命自发而生。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逊位,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与此同时,在各地成千上万个苏维埃和委员会里,工农兵破天荒地发表意见、主张权利、行使职责。整个国家都在进行“革命”。几个月的时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便营造了成功的条件。10月26日,一场军事起义之后,这个积极行动的少数派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一时间,政变与社会革命殊途同归。在这部生动而又清晰的著作中,尼古拉·韦尔特再现了紧张激烈的1917年。这一年承载着宏传的希望、正义和自由,同时也展现着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社会主义革命——“伟大的十月革命”——所制造的误会与神话。

《近代史讲稿》

《近代史讲稿》是阿克顿勋爵于1899-1900和1900-01学年作为教授在日常课堂中所发表的演讲稿。内容包括近代国家的开端、文艺复兴、反宗教改革运动、三十年战争、英国革命、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美国革命等,同时书中也论及了多位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如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菲利普二世、玛丽·斯图亚特和伊丽莎白、路易十四、彼得大帝和腓特烈大帝等人。阿克顿勋爵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力考察了近代历史发展的脉络,其间对于历史的确定性和客观性、历史哲学与史料运用等方面的内容也有精辟的论述。

《欧洲文化史论》

阎宗临先生虽已过世,但这本书依然值得人们重视。阎宗临先生通晓法文、拉丁文、英文等多种语言,研究和教学方向主要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欧洲史、中西交通史、山西地方史。他在国学西学两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堪称中西会通的老一辈史学家。

拜见希特勒

文/佟瞳

“十二年来,统治着德国的是一个男人。他出生在风景如画的奥地利,原本想成为画家,但因为没有被艺术学院录取,他成了纳粹。这个男人,叫做阿道夫·希特勒。”

这是德国首部关于希特勒的喜剧片的开场词。于今年面世的《拜见希特勒》(Mein Fuhrer,德文原意为“我的元首”),将故事的时间背景设定在1944年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此时,久经轰炸后的柏林已几成废墟。以戈培尔为首的几位大臣为鼓舞士气,酝酿着要在1月1日安排希特勒进行一场盛大的演说,并将演说过程拍成新的宣传片。为使柏林在宣传片中看起来辉煌如昨,他们甚至在城中搭起了道具楼房。柏林的百万狂热追随者在等待,瑞芬斯塔尔的15台摄影机已经架起——唯一的问题出在希特勒身上。此时的希特勒已察觉出末日将至,情绪极度沮丧,整日躲在地堡里提不起精神。无奈的戈培尔只好从集中营里找来前犹太著名戏剧演员阿道夫·格林巴姆教授,让他重新激发希特勒心中的激情,并指导他如何发表演说。

影片问世后,不出所料地在德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希特勒在片中被塑造成一个因童年遭受虐待而决心报复世界的可悲的人。一位影评人在文章中将《拜》与1940年的《大独裁者》作了对比,不客气地评价说,如果没有卓别林的天才,就不应该进行将希特勒喜剧化的尝试。问题似乎就聚焦在:今天可以将希特勒作为喜剧人物刻画吗?如果可以,我们应该笑吗?

对希特勒的故事我们可谓再熟悉不过:他童年受母亲溺爱却常被父亲责打;青年时来到维也纳,想当艺术家却没有被帝国美术学院录取;沮丧的他留在了维也纳,靠着抚恤金过日子。就在这里,他受到反犹主义和种族主义者兰茨·冯·利本菲斯的影响。其时任维也纳市长的卡尔·格吕伯尔启发了他关于“反资本主义和反自由主义宣传的巨大潜力”(约翰·巴特勒语)。1919年,加入了“德意志工人党”的希特勒正式开始了他的政治道路,并顺利地于1933年被任命总理,爬到了权力的顶峰。

在过去的六十年以来,希特勒一直被描绘成一个在当时德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形势下迅速崛起的“邪恶天才”,一个发起了一次世界大战、并要为600万犹太人的丧命负责的恶魔。任何要将这个恶魔人性化的尝试都会被斥为对集中营和战争死难者的不敬。尽管《拜》一片中的希特勒被刻画成一个尿床、吸毒,喜欢在泡澡时玩军舰的糟老头,去年夏天影片的试映得到的反响依然很负面。犹太裔导演达尼·列维只好进行重新剪辑:加重片中格林巴姆教授及其家人的戏份,将旁述者从希特勒改为教授。饰演教授的老戏骨乌尔里希·穆厄有一双深邃而悲伤的眼睛,教授的妻子和四个孩子则有着不容错认的犹太轮廓——但这样的妥协和修改也没能完全扭转评论的风向。

为什么希特勒只能当魔不能成人?这个问题深究下去,也许就要触到德国人的尴尬:这样一个难以想象的狂人整整统治了德国十二年!他用充满激情却毫无理性的演讲术在百万人前演说,台下也是一片激昂。希特勒专政时期那种毫无节制的野蛮和集体的疯狂让后人感到不可思议,六百万犹太人被屠杀的“债”又压得德国人喘不过气。这种面对民族历史的尴尬与耻辱,在观看《拜》时被翻译成了罪恶感:若是对片中的那个老头生出一丝同情,即是不正义。

在采访中,导演表示观众可以从观影时的“同情”与条件反射般排拒这种同情的“正义”两者间的张力中,获得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更深刻理解。但事实是,“六十年前如果你开了希特勒的玩笑,就要被关进集中营;六十年后,面对希特勒你还是不能自由地笑,仿佛还有一个强权在监管着我们到底该不该笑。”如果说,影片本身没能像列维期待那样带给观众深层的思考,那么,也许《拜》片面世后所激起的波澜,反能给我们一些启示。H

《没有青春的青春》

导演:弗朗西斯·福德·科波拉

主演:蒂姆·罗斯布鲁诺·冈茨

电影改编自罗马尼亚神学作家伊利亚德的同名小说。在二战迫近的暗无天日的岁月里,大学教授多米尼克为了躲避纳粹,变换身份流亡各国,一路颠沛流离,从瑞士、罗马尼亚,辗转逃亡至马耳他、印度等地。

《凤凰》

导演:金琛

主演:苗圃 中井贵一 郭涛

一位日本平民,与中国女子邂逅于乱世中的中国,历经沧桑三十年,终于在解放前夕再度相逢。该片的情节有一部分根据清末明初一对青年男女传奇的真实故事改编。

推荐访问:阅读

版权所有:树元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树元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树元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琼ICP备20210017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