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7篇

时间:2022-09-28 19:50:30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7篇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36期/12月(下)—276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规划研究报告&m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7篇

篇一: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

dash;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 年第 36 期/ 12 月(下)—276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规划研究报告——以新余市为例刘慧慧 付 昕(新余学院 江西·新余 338004)摘 要 通过调研,摸清了江西省新余市针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举措,分析了农村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进新余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为更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统一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满足供水要求的同时,强化节水宣传教育,转变群众传统意识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关键词 农村供水 城乡供水一体化 节约水资源中图分类号:TU991.01 文献标识码:A1 新余市水资源发展及供水一体化1.1 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总面积3,178km 2 ,是江西省的一个新兴工业城市,其新余四水厂水质评价类别为Ⅱ类,水质良好。新余三水厂、分宜县水厂水质评价类别均为Ⅲ类,水质合格。中旬新余四水厂水质评价类别为Ⅱ类,水质良好。现今,新余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仍存在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浪费等突出问题,新余市经济发展较快,工矿企业密集,工业废污水排放量大,而目前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使得水污染日趋严重。1.2 新余市水资源供需分析经过历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江西省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据初步统计,截至 2019 底,全省共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 15650 处,新余市已建成较为完善的灌溉和城乡供水基础设施。据调查统计,新余市共建成蓄水工程 2,461座,引水工程 305 座,提水工程 25,433 座,地表水供水基础设施共计 2.82 万座(处),现状供水能力(用近 5 年期间实际年最大供水量代替)为 8.28 亿 m 3 ,设计供水能力 9.30 亿 m 3 。2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2.1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规划水资源的短缺将成为新余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然而很多人认为新余市属南方丰水地区,水多够用,各级普遍存在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水、用水、节水的主动性、自觉性、责任性不强。随着新余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 2200 立方米,占全省人均值的 60%左右,是全国缺水城市之一。根据新余市水资源管理有关专家的论证,若按新余市目前提出的 2020 年新余城区人口达到 75 万、城区控制面积 98 平方公里,到 2030 年城市人口 96 万人,2020 年如果遇上枯水年份新余市预计将缺水1.4亿m 3 、特枯年份将缺水 1.7亿m 3 ,远期到 2030 年枯水年缺水 2.8 亿m 3 ,特枯年份将缺水4.2 亿 m 3 。在这种背景下,新余市委、市政府必须决定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这一重大民生工程。新余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开展的主要工作有:一是打破城乡界限,继续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是合理测算水价,完善农村供水水价形成机制;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各项管理制度。2.2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方案2.2.1 打破城乡界限,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指以县域为单位、城乡融合、全民覆盖,构建规模化供水工程、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分散式供水工程为一体的供水工程体系和责任明确的供水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提升供水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享优质供水服务的供水。逐步建立“同网、同价、同质、直供到户”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居民用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2.2.2 合理测算水价,完善农村供水水价形成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根据新余市工程运行情况、管理单位管理情况及相关政策等因素,科学核算工程运行成本,同时结合农村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水资源稀缺程度等,合理确定供水价格,并依法依规组织听证,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实现“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完善供水、水费收缴等制度,提高水费收缴率。2.2.3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各项管理制度为长效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规范农村供水行业管理、切实加强农村供水管理,有效解决农村供水法律缺位、大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范农村供水工程运营管理与设施维护、保障供水单位和用水户合法权益,改变多头管水的现状、明晰各主管单位的管理责任,江西省已于2018年8 月启动了“江西省农村供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起草工作,预计 2020 年出台, “条例”发布后,将使农村供水管理真正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全省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将更加规范化、法制化。2.3 新余市政水务与水环境行业发展评述2018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布置“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和“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11 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到 2020 年要实现 “一保”,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 “两治”,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三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农业用水总量; “四提升”,提升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超标水体水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村居民参与度等。生态环境部的组建对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提升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力度,保障生态安全,对环保产业将带来长期利好。而农村污水作为新增领域,近两年一直处于爆发式增长状态(下转第 280 页)经 | 法 | 纵 | 览。

 。. .。

 。

 —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 年第 36 期/ 12 月(下)—280的指导和决策能力。2.3 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工作实效基层必须始终把以防灭火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把群众工作作为基本工作方法,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宗旨意识,把基础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为群众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上,注重工作实效,将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密切群众关系,切实提高基层防控隐患和灭火救援的能力,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一是要把提升社会防控火灾能力作为基层基础工作的中心任务,建立起覆盖面广、反应灵敏的消防监督网络,完善社会化消防管理监督机制,指导专职、义务消防队伍和社会单位积极参与火灾防控和消防宣传教育,消除动态火灾隐患,杜绝“小火亡人”。二是把遏制重特大火灾作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目标,积极协调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为开展人防、物防、技防和消防监督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法制审核、执法公开、火灾调查和行业区域协作、执法疑难问题答疑及首问责任制,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大案卷评查、实地核查力度,防止“网外流转”、 “体外循环”。不断推进专业队伍建设,完善监督检查、火灾调查、灭火救援和专业专家队伍建设。同时,完善以考核基层基础工作实效为重点的责任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建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2.4 强化责任落实,完善消防监管体系一是推动落实政府主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社会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总要求,层层分解工作任务,着力解决制约消防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确保公共消防设施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展。二是推动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加快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建设消防站点、市政公共消防水源等基础设施,确保补足“欠账”、不添“新账”。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配足配齐消防站执勤灭火车辆、装备器材。三是将整治消防安全隐患及辖区较为突出的消防安全问题列入政府保民生、促发展的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结合新农村建设、棚户区改造、退城进园、业态升级等工作进行综合治理、彻底整改。四是认真落实《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依托文化娱乐、新闻媒体、社区资源等载体,增强宣传的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加大对日常生活中火灾事故的预防以及发生火灾后的报警、扑救、逃生自救等基本常识的普及,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为基层基础工作提供强大后援力量和环境支撑,自上而下形成“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局面。(上接第 276 页)。优先考虑成熟可靠和运行维护要求低的工艺,并鼓励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治理模式。适合农村的管网收集技术如真空管网收集、一体化提升泵站,与农村改厕、改厨以及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处置相配套的农村综合整治技术装备,小型化、自动化污水处理系统和集群监控预警维护系统,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装备,自然生态处理技术,以及多途径水资源就地回用技术及相关装备等,具有广阔的行业市场发展空间。2.4 建设前景2.4.1 水质安全有保证城乡供水一体化使用的是与城市相同的自来水,城市自来水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定时检测,确保了供水水质安全。2.4.2 农户用水更方便城乡供水一体化将城市自来水直接通到农户家中,拧开家中的水龙头就可以用上干净、安全的自来水,免去了以往手摇井摇水的麻烦和不能直接使用自来水做饭的问题。3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以及城市供水管网延伸,新余市农村饮水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没有根本扭转新余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低的局面。“十四五”是农村供水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新余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对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网、同价、同服务”、推进新余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 结语综合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尽快建立起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符合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或者是未能达到要求的企业进行警告及处罚。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对违法规定的,一律责令停止。二是大力推进新余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确保按期完成新余大型和重点中型灌区配套改造任务,积极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前期工作,督促相关单位尽快完善所属地区的基础设施,严格按照标准建立起来。基金项目:2019 年新余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DC201901013)。作者简介:刘慧慧(1998.11-),女,汉,江西省赣州市人,本科,新余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付昕(1998.3-),女,汉,江西省新余市人,研究生学历,新余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思想政治。参考文献[ 1 ] 汪瑞,谢雪萍,帅启富等关于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利改革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8 (2):40-42.[ 2 ] 赵东彬,兴国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水利规划研究,2020(32):78-80.经 | 法 | 纵 | 览。

 。. .。

 。

篇二: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

我区供水安全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 XX 区人大常委会 201X 年监督工作计划,区人大常委会城建与环资工委组织调研组,在 XX 副主任的带领下,于 11 月16 日,对我区供水安全保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走访和察看了 XX 水库、XX 隧洞施工现场、XX 公馆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和XX 新水厂等,并召开了由区政府、住建局、财政局、水利局、农林局、综合行政执法局、XX 水库管理局等单位负责人和部分区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汇报和意见建议,并进行梳理和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供水情况 近年来,我区供水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以来,通过全力抓供水能力建设,实现了双水源供水,供水安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基本满足了 XX 城乡居民的用水需求。目前我区平原区域有城乡一体化和乡镇水厂两套独立供水系统,西部各乡镇集镇区为自建水厂或净水装置集中供水,其他较分散的西部山区村庄各自独立供水。

 (一)XX 水库水源保护措施有力。我区供水水源取自 XX 水库。XX 水库是台州市唯一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的大(Ⅱ)型水库,是市一级饮用水水源地。近年来,我区以 XX 水库入选“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程”为契机,创新模式、系统治理,通过建成省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水库防护网、开展全流域污染整治

 和全流域生态建设、加大库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措施,全力实现XX 水库全流域生态品质提升。2013 年至今,XX 水库水质连续 4年达到Ⅰ类。

 (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稳步推进。我区在 2011 年启动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其中一期工程应急管线总长 2.5 公里,连接 XX 供水公司 XX 郑泵站至 XX 新水厂,预防在长引一期管线无法供水时,通过 XX 郑泵站反向向 XX 新水厂供水,工程已于 2012 年完工。二期工程以 XX 和 XX 水库作为备用水源,建设管线全长 X 公里,其中管道长度约 X 公里,隧洞长约 X 公里,项目估算投资 X 万元。目前 XX 水库至 XX 新水厂的应急备用输水管线已实现通水;XX 隧洞(总长 2.4 公里)已完成 X 公里,计划于 201X 年底完成。这标志着我区多水源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解决了以 XX 水库为唯一水源的单水源供水安全隐患。

 (三)平原城乡供水一体基本实现。2009 年,区政府按照城乡统一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的原则,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项目实施中,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整合全区供水资源,努力筹措建设资金,积极稳妥推进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取得较快进展。8 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 3 亿多元,建成 DN100 以上管线1000 多公里,基本实现 XX 水库以下平原地区乡镇街道供水干管敷设到位。目前,平原地区的东城、南城、西城、北城、江口、高桥、院桥及北洋、头陀、沙埠、茅畲的部分区域由 XX 新水厂

 供水,供水服务面积 160 平方公里,供水用户超 12 万户;XX 由XX 水厂供水。平原城乡供水一体基本实现。

 (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逐年实施。为解决区内没有纳入城乡一体化大管网供水的饮水安全问题,我区从 2010 年开始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投入 9500 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 2154 万元,地方配套 7346 万元),区、镇(乡)、村三级联动、多方参与、齐抓共管,进行全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着重解决了全区 239 个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达 15.85 万人。2016—201X 年,在西部山区的 XX、XX、XX、XX、XX 等 5 个乡 30 个村实施 21 处农村供水工程,可新增供水规模 3752m3/d,能解决 2.3 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五)二次供水设备监管有序开展。区住建局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XX 市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办法》和《XX 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要求》等文件,组建二次供水设备验收小组,加强申报管理,严格设计审核,并负责对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半年 1 次),切实保证城区高层用户的供水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供水安全保障工作中存在着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工作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城区建设力度加大,规划建设面积逐年增大,供水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我区《城乡

 供水专项规划》和供水管理办法相对滞后,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保障建设尚未完全进入有序发展状态,影响了城乡供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群众吃水难仍然存在。今年以来,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统计数据显示,201X 年 1—10 月份 XX 水库面降水量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的 64.34%,入库径流量为多年平均年入库径流量的40.99%,201X 年很可能成为仅次于 2003 年的最枯来水年份。西部山村海拔高、地下水资源缺乏,部分山塘水库,因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水源减少,库区群众吃水难尤为明显。

 (三)供水能力有待加强。XX 新水厂(一期)日供水量设计规模为 20 万吨/天,而目前实际供水量一般日 14 万吨/天,最高峰为 16.8 万吨/天。而 XX 水库引水工程一期供给最高为 15.6万吨/天,水量缺口达 1.2 万吨,夏季高峰期缺口更大。水量不足水压低,不仅会出现水压不稳定、局部停水现象,还会严重影响消防用水。而 XX 水库和西溪水库虽然作为我区的备用水源,但两处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有农田、耕地,均有种植水稻、瓜果蔬菜等农作物,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有待加强;部分农户环保意识薄弱,在水库旁搭建鸡舍、鸭舍,畜禽养殖排泄物直排现象仍有存在,对水源水质造成影响,备用水源存有隐患。

 (四)设施安全有待进一步保障。一是近年来非法、随意和因施工不当损毁供水管线事件时有发生;二是二次供水设施存有安全隐患。目前我区主要有两种增压设备,分别是有生活水箱的

 二次供水设备和没有水箱的无负压二次供水增压设施。有生活水箱的二次供水设备一般多出现在早年开发的高层或小高层小区内,近年开发的住宅项目基本都采用无负压供水设施,直接对水管进行增压,不设水箱。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和供水安全,而大部分小区供水设施由物业公司管理,少部分由单位或业主自管,老旧小区甚至无人管。三是 XX、XX、XX 等乡镇街道仍然以各自的乡镇水厂供水为主,这些乡镇水厂制水工艺简单,供水安全性较差。

 三、建议意见 供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我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将供水安全保障做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来抓,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和有效供给。

 (一)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管理。供水安全,源头在水。饮用水源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截污纳管、污水处理、垃圾收运、综合执法等多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靠单一部门、乡镇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建议区政府要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形成“统一指挥、整体联动、部门协作”的联动协调管理机制,保障各项保护、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尤其是要加强备用水源 XX 水库和西溪水库的管理,做好库区、大坝及周围和主

 要入库溪流的日常保洁和日常巡查工作,建立常态化执法监管机制,确保水源安全。

 (二)进一步加强供水工程性措施的落实。一是立足城乡供水一体化完善城乡供水规划,坚持城区与农村协调发展原则,保质保量加快供排水设施建设,推进供水基础设施向乡镇、向农村延伸,完善公共消防系统,确保群众用水与消防应急供水,真正实现城乡一体。二是对因客观原因暂时不能纳入 XX 新水厂供水的西部乡镇,区政府要安排专项经费,全力保障库区饮用水项目建设工程、水管维护等工作。要科学规划合理开源,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新建水源工程,提高抗旱供水能力。对已列入升级改造计划的库区水源工程,要集中力量,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如期完成。三是要重视备用水源在建工程,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 XX 隧道建设进度。XX 水库大坝已纳入 201X 年除险加固项目,施工单位要及时做好与 XX 隧道工程的衔接,确保供水安全。四是要结合气候变化,加强供水管网保护,防止管网遭受施工损坏、恶意破坏和污染。要大力改造公共老旧供水管网和落后管材以及漏损严重的管网,提高供水管网质量,保障供水压力,减少管网自然破损和爆裂。供水企业要建立健全供水管网数字化管理系统,加强供水管线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损坏或破坏管网行为,保证群众的正常用水。

 (三)进一步加强供水安全监管。要把供水安全保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负责,加快形成供

 水安全长效管理机制。要共同做好用水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安全用水和保护供水设施的意识,严厉打击破坏公共供水设施和危害供水安全的违法行为。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加强指导和监管,合力解决影响供水安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要加强二次供水的安全监管。目前,管理权限规定不明确是二次供水最大的困扰,建议区政府出台二次供水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企业和物业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维修、管理及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的运行、维护等环节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对二次供水安全的监督检查,保证进入千家万户用水的安全。

篇三: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

2卷 第1期2  0  1  3 年3 月杨 凌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ou rn a l  o f  Y an g l in g  V o c a t ion a l  & T e chn i ca l  Co l l eg eV o l.12 No.1M a r.,2013 收稿日 期 :2013- 01-25作者简介:

 柯 宁(1976-), 女, 陕西泾阳人, 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自 来水管网设计及预算工作。浅谈泾阳县城市供水的现状和发展柯 宁(泾阳县自 来水公司, 陕西 泾阳713300)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 快速推进, 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水资源短缺、 水源污染严重与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 益突出 。

 本文结合泾阳县城市供水现状, 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 了 泾阳 县城市供水未来发展思路。关键词:

 泾阳县; 城市供水; 现状; 发展中 图 分类号:TU 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31(2013)01-0018-03D i s cu s s ion   on  P r e s en t  S i tu a t ion   and  D e v e lopm en to f  C i ty  W a t e r   S upp ly   o f   J ing yang  Coun tyKE  N ing(J in gy an g  Coun ty  D r ink in g  W a t e r  Comp an y,J in gy an g,Sh a anx i   713300,Ch in a)Ab s t r a c t:W i th   th e   r ap id  d ev e lopm en t  o f  n a t ion a l   e con om y,th e  boo s t  o f   indu s t r i a l i z a t ion   and  u rb an i z a t ion,th e  d e c l in in g  o f  un-d e r g r oun d  w a t e r   l ev e l,th e   sho r t ag e  o f  w a t e r   r e sou r ce,and  w a t e r  po l lu t ion   con t r ad i c t  w i th   th e  g row in g  w a t e r  d em and. B a sedon   th e  w a t e r   supp ly   s i tu a t ion  o f   J in gy an g   coun ty,th r ough   th e   an a ly s i s  o f   th e  ex i s t in g  p r ob l em s,th e  p ap e r  pu t s   f o rw a rd   th e  d e-v e lopm en t   id e a s  o f   J in gy an g  u rb an  w a t e r   supp ly   in   th e   fu tu r e.K ey  w o rd s:J in gy an g   coun ty;mun i c ip a l  w a t e r   supp ly;p r e sen t   s i tu a t ion;d ev e lopm en t  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水资源短缺、水源污染严重与用 水需求不断增 长的 矛盾日 益突出 。

 供水作为中小城市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饮用水源是否安全, 供水水量是否充足, 供水设施是否运行正常, 供水系统是否完善, 这些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进程, 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甚至危及到社会的安全稳定。

 这些问题, 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充分关注城市供水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本文以陕西省泾阳县城市供水的现状为例, 对城市供水系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思路提出 了建议。1 泾阳县城市供水现状泾阳县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 ”的 腹地, 咸阳市中部, 南靠泾河和渭河, 属咸阳市辖县, 辖16 个乡镇, 面积792 km2, 人 口51 万, 是 一 座 古 老 而 又 年轻、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活力 的 城市。

 中国 领土的中心位置位于泾阳, 被誉为“原点之城”。

 这里自 然条件优越,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山肥水美, 物产富饶, 素有关中“白 菜心”的美誉。

 全县南北宽27 km, 东西长37 km, 总面积792 km2, 有耕地4.47 万hm2, 人均0.09 hm2; 泾阳县总人口51 万人。

 全县水资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

 地表水资源总 量19.23 亿 m3, 主要由三条过境河流供给。

 泾河自 王桥镇谢家沟入境, 张家山出谷, 东南流至桃园村附近出境。

 县内 河长77.3 km, 流域面积634 km2。

 年平均径流量18.67 亿 m3。

 张家山 谷口 建有著名 的泾惠渠引 水枢纽, 是该县地面灌溉的主要水源。

 冶峪河系渭河二级支流, 口 镇三王沟入境, 口 镇出 谷,东注 清 河。

 县 内 河 长 27. 3 km, 流 域 面 积 45. 7km2, 年平均径流量1  539 万 m3。

 清峪河为该县与三原县的界河, 接界段长16 km, 年平均径流量0.63 亿 m3, 境内流域面积100.5 km2。

 地下水资源年均8  306 万 m3, 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25.8%。泾阳县城区供水由 县自 来水公司承担, 供水水源为地下水, 自 来水公司现有两个水厂, 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总 设计供水能力12  500 t/d, 实际供水能力为10  000t/d。

 自 来水供水管网 覆盖面积约9 km2, 目 前共有自 来水用 户8  377 户 , 其中居民

 生活用 水为7  776 户 , 非居民生活用 水601 户 。

 在日 常供水运行中, 自 来水公司由于供水能力不足, 只能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 水, 其他个别单位用 水仍需自 备水源井。2 泾阳县城市供水存在的问题2.1 城市供水水源保证率不足城市缺水一般有四种类型, 即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管理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

 由 于受全球变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工业蓬勃发展的影响, 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泾阳县城区以地下水为源供水, 随着地下水位下降, 水资源相对短缺; 加之在供水管理方面, 由于县城区域内 个别单位自 备水源一直无法取缔, 不但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而且使群众安全饮水得不到保障。

 据测算县城现状总 需求量约 为15000t/d, 最高约为18  000t/d, 而自 来水供水能力仅为10  000t/d, 城市供水水源保证率不足。2.2 城市供水管网陈旧 老化供水管网 在供水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我国中小城市的供水管网建设大都滞后于水厂建设,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集中表现为:

 管网建设年代久远, 管材质量参差不齐, 老化漏损严重, 致使供水水量不足; 由于城市发展变迁迅速, 陈旧的管网布局已不合理, 新老城区管径分配失衡; 管道上附属设施损坏严重, 供水水压偏低, 影响城市正常用水。近年来国 家对泾阳县城区供水资金投入有限,在现有管道中, 有的因使用年限太久老化破损, 漏失严重; 有的随着城市发展和居住密度的增加, 管径相对偏小, 已不能满足配水要求; 有的新管道铺设跟不上城市建设步伐, 不能及时配套到位, 甚至一些街区已经形成居民已居住但仍不能通水的尴尬局面。2.3 城市供水水质变差近年来, 全国水污染仍呈发展趋势, 工业发达地区水域污染尤为严重, 以地下水为主的城市, 地下水几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饮用水源的污染给城市供水水质处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我国大部分城市供水企业采用 混凝、 沉淀、 过滤、 消毒等常规处理工艺, 这些传统水处理工艺的 主要功 能是除浊、 杀菌, 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为目 的, 对于水中以溶解状态的微量有机物去除效果有限, 致使一些有害物质仍残留在饮用 水中, 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

 目 前, 中小城市执行的 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大多存在着项目 少、标准低的问题, 尤其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检测项目 更少。泾阳县城区供水地下水源水质不佳, 这是由 于不可改变的当地地质自 然原因造成地下水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较高。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规定总硬度(水中 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

 和溶解性总 固 体(曾称总矿化度。

 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 包括溶解于地下水中各种离子、 分子、 化合物的 总量, 但不包括悬浮物 和 溶解气体)

 不高于450 mg/L 和1  000mg/L。

 而目 前泾阳 县城区自 来水的 这两个指标基本接近极限值, 表现为水垢大, 口感苦咸。3 泾阳县城市供水的发展思路3.1 加强城市供水备用 水源建设城市供水系统在规划设计时, 可以考虑打破水源单一化的设计思路, 各水厂要有相对独立的 水源地, 也可考虑地下水和地表水结合的创新供水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在某个水源地发生突发性的水量或水质问题时出 现整个城市停水的状况。

 当 然, 水源地的选择也要考虑水资源是否丰富、 水质是否安全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 这就迫使我们要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综合规划与管理, 对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 用 进行合理安排, 有效地对地下水水量进行调节和水质加以保护。

 另 外, 加快实行阶梯水价, 节约城市用水, 提高城市中水和污水的重复利用 , 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 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 。泾阳县县城西北约25 km 处是著名 的张家山,泾河也源此出山, 中国 古代三大水利 工程之首的 战国秦修郑国渠遗址就坐落于此。

 去年11 月 , 陕西省相关专 家 已 提 出 了 尽快 建设 “张 家 山 引 泉供 水 工程”, 建议引 泾阳县泾惠渠渠首张家山 泉水, 解决泾阳县及周边的三原县、 高陵县近百万人口 的饮水安全问题。

 “张家山 引 泉供水工程”涉及面广、 投资较大, 为了做好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工作, 上级部门也安排了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张家山水库进行了仔细地考察论证。

 省水利厅考察组经过实地调研和专题研究后认为, 张家山 泉水水量可靠、 水质优良,管线及水处理方案等总体思路是正确的。

 如能有效利用发展集中供水, 有利于争取更大支持, 建议各有关部门以生活用 水为主, 按照充分利 用 地理优势和有利条件把供水范围尽量扩大, 进一步做好工程规划, 进一步协商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假如这一项目 顺利实施, 那么泾阳 县城区供水可以以张家山 泉水为主要水源, 以原有地下水水源为备用水源; 也可以以张家山泉水为生活饮水水源, 以硬度较高的 原地下水水源做为工业及市政、消防用水水源, 解决目前城市供水能力达不到设计供水规模的问题。91第1 期                柯 宁:

 浅谈泾阳县城市供水的现状和发展

 3.2 加强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在城市供水设计规划中, 不仅要保障正常的供水需求, 更要以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多水系连接为原则, 加快城市应急输配水管网 的建设。

 要把城市各水厂的供水管网 都互相联通, 从而便于水厂供水的互相补充和统一调度。

 将市政管网与工业企业自备水源的管网有机地连接起来, 在正常供水时, 关闭单向阀门, 如果发生突发事件, 可以打开连接管网的单向阀门, 实现联网供水。目 前, 大多数城市管网建设滞后于水厂建设, 管网是供水系统中的薄弱环节, 在我们加大对陈旧 管网改造力度的同时, 对于新城区的管网 设计应当 注重平差设计、资料收集、 物探地下管线等; 在施工中应当着重推广应用 新型管材和新型内 防腐材料, 减少因管网水质问题引 起的 饮水不安全; 甚至在供水管网中可以向先进发达地区学习 , 推行管网 爆管预警系统, 从而提高供水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除了供水管网 以外, 阀门 作为城市供水中的 枢纽,它的运行状态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供水质量。

 可以说,阀门都是待命千日 , 用于一时, 它主要是用于调节管网的流量和压力,并可在紧急抢修中迅速隔离事故管段。

 当发生突发的管道爆管时, 首要的任务就是急时关闭阀门停水,控制及减少事故带来的影响。

 所以供水企业要特别加强阀门的质量及运行、维护管理,可以对阀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 建立启闭、检修记录,以有效提高供水安全管理水平。3.3 建立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系统水是生命之源, 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 生活饮用 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目 前, 我国 强制 实 施新版《 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检测标准将从原来的35 项增加到106 项, 增加的项目 主要检测微生物类指标增加; 消毒剂使用指标增加, 补充了用氯消毒外的臭氧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 最大的 变化是毒理指标扩充至21 项。

 在这样的政策下, 泾阳县应加强供水水质监测系统的建设, 争取引 入计算机和自 动控制技术,逐步建立城市供水信息网 络, 加强对水质检测人员的培训, 对于城市供水水源地、取水口及管网的水质监测, 加大对水质新标准的执行力度。4 结 语城市供水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泾阳县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必须在工程规模、供水水源选择、净水工艺选择、配水管道建设等方面提高, 还应切实加快水价改革步伐, 倡导节约用 水, 提高中水、 污水重复利用率, 并且能够通过开发新技术, 利 用 新材料, 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供水管理信息化系统, 制定新的政策等方法共同推动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 秦秋莉, 陈景艳. 我国城市供水安全状况分析及保障对策研究[J]. 水利经济,2001,(3).[2] 卢云飞. 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措施探讨[J]. 给水排水,2011,(S 1).[3] 王 郑, 王祝来, 张 勇 , 等. 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研究[J]. 灾害学,2006,(2)[4] 张 斌. 我国城市供水的 水质现状、 问题及对策[J]. 净水技术,2005,(4).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上接第14 页)液压系统稍加改进即可满足要求, 简便易行, 且其控制精度高, 响应速度快, 使用寿命长, 成本相对较低,故适合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王兵利. 车载式施肥机施撒装置系 统的 研究[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2] 郭树满. 智 能控制 变量施肥技术的 研究[D]. 河南:

 河南农业大学,2006.[3] 李述孟. 基于 ARM 的 自 动变量施肥控制 系 统的 研究[D]. 吉林:

 吉林大学,2006.[4] 关景泰. 机电液控制技术[M]. 上海:

 同 济大学出 版社,2003.[5] 耿向宇. 基于 GPS GPRS 的 变量施肥机控制 系 统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07.[6] 贾 米 娜, 郭 锋. 实 用 电 动 推 杆 [J]. 机 械 管 理 开 发,2006,(2).[7] 姜继海, 宋锦 春, 高常识. 液压与气压传动[M]. 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2.02          杨 凌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12 卷

 ...

篇四: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

32卷 第 12期2019年 12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2 No. 12Dec.2019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规划研究报告— 以新余市为例付 昕 ,周小云 (江西新余学院,江 西 新 余 338004)摘 要 :加强城市与乡村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立一体化的城市与乡村供水系统网络,达到水资源共享,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城乡村居民共享优质供水,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以新余市供水一体化为例,探讨解决农村不安全用水的问题,旨在治理水污染,逐步建 立起与城镇共同使用的饮水设施,共同的推动新余市的经济发展:关键词: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规划;小县大城;探究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19)12-0165-021 新余市水资源发展及供水一体化规划1 . 1 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新余市是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的一个新兴工业城 市,总面积3,178 km \2018年 11月份对全市2个区县的 3个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 明:上旬3个城市供水水源地参与评价,达标3个,达 标率100%;中旬2个城市供水水源地参与评价,达标2 个,达标率100%;下旬2个城市供水水源地参与评价, 达标2个,达标率100%。其中,上旬新余四水厂水质评价 类别为 n 类,水质良好。新余三水厂、分宜县水厂水质评 价类别均为 m 类 ,水质合格。中旬新余四水厂水质评价 类别为 n 类,水质良好。新余三水厂水质评价类别为 in 类,水质合格。下旬新余四水厂水质评价类别为 II 类,水 质良好。新余三水厂水质评价类别为 m 类,水质合格。新余市为全国缺水型城市之一,多年来年平均地 表水资源量29.24亿 m 3、平均降雨量1,583.1 mm ,年内、 年际间水资源分配不均匀,人均水资源量2,200 m 3, 仅为全省人均值的60%左右,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区 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中,新余市仍存在用水效率不高、利用方式粗放等问 题,而新余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工矿企业密集、工 业废水排放量大、污水处理能力远不能满足需要,导致 水污染日趋严重,对新余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 城市建设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 ]。1 . 2 新余市水资源供需分析 1 . 2 . 1 新余市水资源需求分析经济社会按“三生用水”,即生活、生产、生态分别预 测需水量。未来需水预测,既要考虑各区域用水的经济 社会发展目标,更要贯彻节水理念,同时要结合建设节 水型社会的目标,对未来的需水总量进行宏观调控。需 水预测时,在现有投人的节水力度基础上,考虑加大力 度、强化需水管理、抑制需水过快增长,提高节水水平及 用水效率,确定2020年新余市经济社会的需水量。经过调查与综合分析,预测到2020年,新余市在来 水频率分别为50%、75%、90%的情况下的需水量分别为 8.18亿 m 3、8.55 亿 m 3、9.15 亿 m 3。1 . 2 . 2 新余市供水一体化建设现状新余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的一项造福于民、恩泽千秋的重大民生工程。新余市人 民政府和中国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2.76亿元,建立 起 “同网、同价、同质、直供到户”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 体系,以确保农村居民用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2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2 . 1 城乡供水_体化目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目的是将供水管网在城市、乡镇 覆盖,建立起一体化的城市与乡村系统网络,基本实现 城乡供水联网一体,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 水资源优质供水让城市与乡村居民共享的目的。城乡 供水一体化既是加强城市与乡村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内容[2]。2 . 2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规划2.2.1 基本情况目前,水污染严重让居民的生活饮水得不到保障, 贫困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常常饮不上 安全的饮用水,如细菌指数超标、化学工业、农药残留 的有毒水、生活排除的富营养化水体、高氟水、苦咸水 遍布的不安全水,这令广大农村群众忧心忡忡。为了解 决农村不安全用水的问题,需要对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的 基本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要将广大农村人民健 康安全改善生活质量,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中之重。为 此,大部分农村已设立了水站和各家各户也用上了自来 水,逐步建立起与城镇共同使用的饮水设施,共同的推 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利用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和 交通运输,更好地进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2 . 2 . 2 供水分析由于水资源的匮乏,导致管理水的各方面资源也 十分的宝贵。建设的成本很高,能保障的范围却很小, 供水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 具有公益性,成本一直不理想,公费也比较拮据,因此收稿日期= 2019-10-13作者简介:付昕(1988-),女 ,江西分宜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学,管理学.

 166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3 2 卷难以支撑大型工程的建设。为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首 先要清楚整条供水线的所有线路问题,再逐一进行调 查 ,找到更好的方法进行解决,并与当地的相关部门进 行沟通,让他们帮助了解现状。2 . 3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方案调研了解哪里的水质是比较可用的,之后勘察周 围的地形,确定可实施的方案和行动,派遣人员测量 农村的地理位置,了解透彻每家每户的水龙头安装位 置 ,制定计划将水源与整个农村的供水管道相接。在铺 设管道时要对管道进行测量,以防供水途中水无法供 给到户,要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将各家的链接口接好。目 前水质问题还是一个很难处理的情况,因此城乡两方 要积极配合,对水质的保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 . 4 城乡供水一体化好处检测定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确保了供水水 质安全,水质安全有保证;城乡供水一体化将城市自来 水直接通到农户家中,家中的水龙头拧开,干 净 、安全 的自来水就可以用上,免去了以往手摇、井摇水的麻烦 以及不能使用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电的苦恼, 农户用水更方便;城乡供水一体化由中国水务集团下 属的新余水务集团和分宜银龙水务公司进行管理及运 营,农村居民在用水、缴 费 、维 修 、投诉等服务、权益方 面与城市居民享受的待遇相同,管理服务有保障。2 . 5 未来的发展方向十九大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已转变成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次供水关系“最后一公里”饮 水 ,在管理和资金筹集 模式上“荆棘丛生”,而农村供水也因分散和经济原因, 效果也不如所愿。而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农村供水与 精准扶贫紧密联系,要更好地做好城乡发展一体化工 作 ,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2.5.1 创 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高速发展,凸显出供水企业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不同企业 的创新都做到了因地制宜,让服务更优质、更有效率。2.5.2 合 力供水不光是供水企业的事,也是民众的事,更是政 府的事。所以做好供水服务,需要供水企业、民众,和 政府三方合力,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为给大家提供安全 饮用水一起努力。此外,在新时代下,供水企业不能单 靠自身,还需要联合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比如华为、阿 里 ,也应联合万朗、汇中这样的解决方案企业,一起探 索新技术,提高供水服务质量。2 . 5 . 3 分 享行业间的分享交流很有必要、很有价值。E20环境 平台和供水联盟,一直致力于促进行业间的交流与合 作 ,也希望大家能有机会一起合力做点事,分享一些经验 ,推动整个行业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3]。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要有一个目标方向,这样能 更好地使人们有效去桿卫和保护,为此需要加强人们 保护水源的意识,可以通过开展水资源保护讲座,宣 传珍惜水源的公告;不断完善水源和管道保护相关制 度 ,加大惩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对水质管理人员进行专 业培训加大他们的知识认知力度,要将用水与污水隔 绝 ,切实保护干净水源。同时需要大力的推行清洁环 保的意识,提倡绿色生活、绿色工业,加大水的重复使 用 ,减少污水的排量,将污染严重的地方进行独立的处 理 ,并且要求水质监测的相关部门不定时地对农村的 水厂进行检测,以保证用水安全。3 取得的成效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打破了地区与地区、城市 与乡村、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各种各样的水资源管理壁 垒,建立起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水源、供 水 、排水 、用 水 、节水、治污和回用的统一管理,促进城乡水资源有 效利用、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 用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齐发展,使其为改变城乡 经济二元机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的 发展提供资源保证。(1)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明确了水资源的管理范围 和管理主体,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为合理开发、利 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予了制度支持。(2)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完善水务市场,实 现水源地一••输水—•供水一► 排水—玷污一•■回用—水源产 业链的连通,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3)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可以合理调配水资源利用 率,实现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的科学调度、统 筹兼顾,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⑷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变 “多头管水”为 “一 头管水、团结治水”,减少了管理层次,使管理层次扁平 化,降低了多头领导的可能,提高了政府水资源管理部 门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4 结束语在城市的规划下,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需要结 合当地的城市建设,进行多方面调查,并需要得到政府与 当地富户的鼎力支持,引人资金,建立污水处理厂,有效 地将污水处理掉,保证供排水的建设与当地的发展相结 合,推陈出新,建立一套以用户满意为目标的城乡供水一 体化供排水系统。因此,建议政府加大资金统筹和投人, 以市县政府为主体,精心组织城市与乡村供水一体化管 理建设,加快城市与乡村供水项目建设;借鉴电网改造模 式,树立县域“一盘棋”的供水理念,实行“一县一网、一 个企业供水、一体化管理”管理体系,由一个供水企业统 一经营管理。此外,对条件成熟的地区推广安装智能水表 的做法,先交钱后用水,实施抄表到户,扭 ( 下转第168 页)

 168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3 2 卷作品中能从作者特有的价值角度对楚国发展现状进行 分析,对君臣行为进行判定,深知本国发展在重蹈前人 覆辙,腐败严重,国家现状促使屈原要对天道历史观进 行深入反思。由于屈原个人长期被放逐,通过与广大民 间巫风深人接触,能了解到诸多神话故事。从传说故事 中人物品性特点与自身接受的中原史学中的人物品性 对比中,能发现诸多差异性存在,基于此类差别对屈原 再进一步思考天道观思想提供了重要基础。从屈原《离骚》《九章》各类作品中,能明显得出《天 问》是作者晚期阶段作品,在《天问》中对天道历史观存 在较为突出的怀疑精神。在《怀沙》《涉江》《橘颂》等作 品中多次提及的观点,其政治发展观念与人文伦理思 想与儒家思想相通;但是在《天问》中,对天道观具有较 大怀疑。在历史与现实发展的荒诞性能得出,天道之恒 情并未存在,也并非具有邪恶必诛、善必获福、恶必获 谴的超验法则,屈原个人发展命运完整历程与天命荒 谬之间能相互对应。《天问》不单方面是情感式、简单化 的诅咒,更是对天道观信仰的完整颠覆,在《天问》中, 能读懂作者情感、信仰信念的完整崩塌[5]。3 《天问》中的理性精神与文化意义探析《天问》是对先秦时代天道观的怀疑与极力抨击,在 中国思想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各类经典文化作品 相比,《天问》当属于突出的“另类作品”。在《天问》中, 集中突出了战国时期先进人才对社会发展与个人际遇的 深刻思考,集中展示了人们在认识世界阶段对理性思维 与理想世界的追求态度,《天问》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属于 特殊符号,对后续历朝历代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天 问》中不仅集中展示了作者否定的各类现象,也集中展 示了作者所怀疑批判的语境。在社会任何发展时期,都 要认识到自然万物、历史发展、社会更迭中系统化的解 释。在传统天命观中,集中表达了天是万物的最高统治 者与存在者,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秩序保障以及意义象 征。世间万物所展示的各类苦难、个人困苦等都是天的 意愿,要对万物苦难进行消除,要重视人类对天的扬救。当天道观全面替代了原始天命观之后,能有效脱离 神性认识理论,为人类社会认识世界设定更清晰、更合 理的认知观点,重新建立的“天道神义”超验体系。在新 体系中,“天道神义”将现实世界假设为伦理层面上的世 界 ,世间万物与人类历史发展各个过程都是突出“道”与 “义”的重要目标。天道观中突出了人类社会道德思想, 其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但是最高程度的“道”与 “义” 是先祖对思维活动的虚设,属于客观存在现象,在历史发展进程以及现代化社会生活中能得到有效检验,但是 最终不是人类社会长远发展所探求的发展规律。在人们 认识世界中,人们对现实生活以及道德理想的追求存在 较大差异时,便开始对天的赏善罚恶法则产生的较大疑 虑。在《天问》之前,人们对天道神义各类怀疑具有较大 渊源,其中屈原对天道神义价值体系以及发展模式具有 较大批判,在中国文化史发展中较为罕见。屈原对个体生命以及社会生活发展具有敏锐的感 知力,在《天问》中极大消除了天道观此项伦理目的论。

 天道观本质上是对政治、道德理想追求中建立了超验幻 象,在《天问》中也包含各类神话等,集中表现了诗人怀 疑主义深层潜伏的忧患与焦灼。《天问》中全面揭示了历 史与现实发展中存在的不对等荒诞现象,其中全面包含 了诗人对道德理想主义...

篇五: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

城乡饮水安全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为全面了解全县城乡饮水安全和《陕西省城乡供水用水条例》实施情况,推动城乡安全饮水和供水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从 XX 年下半年起,我们即着手展开城乡安全饮水调研的预备工作,向乡镇人大和县水利、环保、卫生、城建等部分下发了通知,大部份乡镇和县水利、环保、疾控中心等部分 展 展开了自查并上报了书 面 面材料。今年 5 月,在 常 常委会陈主任的带领下 , ,对县城集中饮用水源 地 地张坪乡和县自来水公 司 司进行了调查座谈,尔 后 后调查组到赵湾、甘溪 、 、神河等乡镇,对集镇 、 、学校、村庄集中供水 情 情况、供水设施运营管 理 理等情况进行了踏看, 收 收集了水样,听取了所 到 到乡镇的汇报,外业调 查 查结束后,再次召开了 县 县水利、财政、环保、 城城建、疾控中心等有关 部 部分和企业参加的座谈 会 会,汇总反馈调查情况 。

 。现将调查了解的主要 情 情况报告以下:

 一、 对 对城乡安全饮水暨《条 例 例》贯彻实施情况的基 本 本评价 1、各级政府 高 高度重视,《条例》实 施 施和城乡安全饮水建设 情 情况整体良好。《条例 》 》是规范城乡供用水行 为 为,保障用水安全,维 护 护供用水双方正当权益 , ,调和发展城乡供水事 业 业的地方性法规,《条 例 例》于 XX 年 7 月 30 日 日发布、10 月 1日起 实 实施,同年省政府启动 的 的 “八大民生工程” 把 把城乡安全饮

 水列为其 中 中。最近几年来,县乡 政 政府高度重视人饮解困 和 和城乡供水事业的发展 , ,强化领导,夯实措施 , ,明确责任,加快推动 。

 。县政府成立了农村安 全 全饮水工程指挥部,制 定 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 程 程项目建设实施细则》 和 和《农村饮水工程专项 资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规 规范城乡供水项目建设 管 管理行为;编制了 XX — —XX 年农村饮水工程 建 建设规划,将城乡安全 饮 饮水工程建设纳进了全 县 县“十一.五”发展规 划 划和年度计划,逐年分 步 步实施;加强对《条例 》 》等涉水法律法规宣传 , ,不断规范城乡供用水 活 活动,增进了城乡供水 事 事业发展。

 2、狠抓 落 落实,城乡饮水工程建 设 设步伐加快。XX 年以 来 来,县水利部分抢抓解 决 决农村饮水困难机遇, 全 全力争取上项目、建项 目 目,县直各有关部分通 力 力协作,积极配合,建 成 成了一批饮水惠民工程 , ,有力增进了城乡饮水 困 困难的解决。一是城乡 供供水能力快速进步,覆 盖 盖人口不断增长。通过 争 争取中省项目投资,全 县 县共建各类饮水工程 3 5 52 处,解决近 26 万 人 人的饮水题目,除神河 、 、关口集镇因供水工程 建 建设较早、毁损较严重 、 、供水运行不正常外, 其 其余乡镇政府所在地供 水 水题目全部解决,县城 供 供水经三期改造,日供 水 水能力到达万吨,供水 人 人口约 7 万人。二是饮 水 水安全基础工作稳步推 动 动。水源地划界、平常 保 保护已纳进安全饮水重 要 要内容,采取退耕还林 、 、自然林保护、流域综 合 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 堆 堆放外运填埋等多种措 施施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 。

 。卫生防疫部分定期展 开 开供水水质监

 测工作, 最 最近几年来推行了在饮 水 水工程设计之初就对水 源 源水质进行化验检测; 县 县自来水公司县城区供 水 水实现二氧化氯自动投 加 加、自动监测消毒处理 , ,在净水厂水进口、储 水 水池安装了监测装备, 成 成立了水质监测中心, 配 配备化验职员,适时展 开开水质检测化验,确保 供 供水水质安全;甘溪、 蜀 蜀河集镇供水采取投放 二 二氧化氯消毒剂、漂白 粉 粉等措施进行消毒处理 。

 。据县疾控中心对本次 调 调研收集的县城供水张 坪 坪进水口、赵湾、甘溪 、 、神河等集镇、部份村 水 水源水或出厂水的化验 结 结果表明,大部份水样 符 符合饮用水标准。三是 投 投进力度不断加大。县 水 水利、计划、扶贫、财 政 政等部分通力合作,牢 牢 牢捉住政策机遇,积极 争 争取中省农村安全饮水 项 项目投资。特别是县水 利 利局 XX年以来共争取 到 到位农村安全饮水项目 1 154 处,总投资 43 2 20万元,其中中省投 资 资 3282 万元,投资 总 总额居全市十县区首位 , ,县财政挤资金安排吕 河 河集镇供水、县城市管 理 理网改造、县城水源地 保 保护等项目,有力增进 了 了城乡饮水项目建设, 项 项目覆盖的乡镇、村组 多 多方筹资投劳,共同解 决 决人饮资金不足题目, 增 增进项目尽快建成投用 。

 。

 3、加快改革,农 村 村供水体制在探索中深 化 化。供水属于公益事业 , ,水价受政府监管,供 水 水工程投资大、回收周 期 期长、投资回报低。从 调 调研情况看,我县供水 工 工程国家投资占比较大 , ,特别是农村人饮项目 , ,中省投资占到 80% 以 以上,农村供水已构成 一 一笔庞大的资产,确保 这 这些资产保值增值、永 续 续发

 挥作用,部份乡镇 进 进行了有益探索。甘溪 、 、白柳等 9 个乡镇设立 了 了供水管理站,实行企 业 业化管理,承当集镇集 中 中供水管理、水费收交 、 、管网维护职责,1 个 乡 乡镇集镇供水业务承包 给 给个人经营;其余乡镇 集 集镇供水由乡镇安排专 人 人管理。村组供水工程 采 采取村组管理、专人负 责 责情势,甘溪镇袁湾、 梯 梯子岩、河沿等村,每 吨 吨收取水费—元;吕河 镇 镇冬青村一组,每户每 个 个月超过 3 吨以上的用 水 水量,每吨收取 2 元水 费 费作为管理职员工资及 维 维修用度;神河镇丰家 岭 岭村每户年收取 20 元 作 作为管理职员工资和维 修 修用度,该镇王义沟村 用 用集体积累解决平常管 网网维护题目。

 二、城 乡 乡安全饮水及《条例》 贯 贯彻实施中存在的主要 题 题目 1、《条例》相 干 干规定落实不够到位。

 《 《条例》实施至今已有 三 三个年头,但在具体执 行 行中还有一些强迫性规 定 定没有落实到位,《条 例 例》第十六条规定“城 镇 镇公共供水系统覆盖区 域 域内,不得新建自备水 源 源工程取水,水行政主 管 管部分应当限期封闭已 建 建的自备水源工程”, 目 目前在县城供水系统覆 盖 盖的区域除旬阳烟厂已 接 接进县城公共供水系统 外 外,尧柏水泥、大地复 肥 肥公司、中科公司等企 业 业通过自备水源供水; 乡 乡镇中小学校自备水源 较 较多,水质难以保证; 窃 窃水、建设施工占压给 排 排水管网、毁损供水设 施 施等行为时有发生。《 条 条例》宣传、执法、落 实 实还不够到位。

 2、 部 部份区域群众饮水困难 仍 仍很突出,集镇供水设 施 施改造、解决饮水困难 的 的任务仍很艰巨。神河 、 、关口两个集镇供水设 施 施老化,原有水源水质 变 变劣,特别是神河集镇 供 供水水量不足,水质差 , ,群众意见大,县镇人 代 代会上代表要求改造的 呼呼声强烈。由于公路、 铁 铁路建设和开矿引发的 水 水源断流、原有水源水 量 量减少、居住在高山难 以 以找到适合的水源等缘 由 由致使的饮水困难仍较 突 突出,加上部份乡村对 解 解决饮水困难主动性不 足 足,积极性不够,等靠 要 要思想严重,全县仍有 2 20 万人不同程度存在 无 无水饮、水质差等饮水 安 安全题目。在建的一些 项项目,由于地方配套资 金 金不到位,下降了建设 标 标准、拉长了建设工期 。

 。县城供水管网老化严 重 重,管网改造所触及用 地 地、施工调和工作难度 较 较大,水源地保护、水 质 质监测经费需要进一步 落 落实解决。

 3、饮水 安 安全情势仍然严重。一 是 是水源地保护划界、责 任 任落实还不完全到位, 特 特别是农村人饮项目饮 水 水安全基础差、管护责 任 任落实不到位,水源地 保 保护范围内生产、生活 致 致使的水质源头污染依 然 然严重。二是缺少净化 消 消毒设施,农村供水基 本 本上是对原生水简单沉 淀 淀、过滤,仅仅解决了 有 有水用的题目,没有消 毒 毒,遇雨浑浊,水质不 稳 稳定,存在安全隐患。

 三 三是水质监测化验本钱 大 大,除县城、集镇水质 由 由县疾控中心定期取样 化 化验反馈有关部分外, 量 量大面广的农村供水水 质 质监测还未纳进常常化 轨 轨道。本次调查取样 9 份 份,检验结果表明,

 除 县 县城净水厂外,其余 6 份 份水样微生物指标存在 超 超标题目。

 4、城乡 供 供水管理、体制创新需 要 要加强和深化。县自来 水 水公司经营包袱沉重, 目 目前债务超 2000 万 元 元,每一年亏损达20 0 0 余万元,供水管网老 化 化严重,隐患大。农村 饮 饮水工程点多线长,情 况 况复杂,管理难度大, 破 破坏现象时有发生,乡 镇 镇村在管理方面缺位, 重 重建轻管题目比较严重 , ,严重影响着饮水工程 永 永续使用。

 5、城乡 安 安全饮水建设管理机构 、 、经费不到位。目前, 由 由县水利局具体承当农 村 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组织 实 实施,由于项目量大面 广 广,县水利局没有专门 的 的机构,项目的编报、 技 技术指导、组织实施和 运 运行管理无职员承当, 项 项目的勘测设计、评审 、 、组织实施也没有专项 经 经费来源,制约着饮水 项 项目的争取、建设工作 。

 。

 三、几点建议 1 、 、强化组织领导,进一 步 步加大城乡安全饮水工 程 程实施力度。城乡饮水 安 安全不但直接关乎广大 人 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更 更关乎社会稳定、社会 * ***。各级政府一定 要 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 高 高度动身,落实以人为 本 本理念,进一步增强对 城 城乡安全饮水工作重要 性 性的熟悉,抓实抓好这 一 一民生工程。要把还没 有 有解决的 20 余万人安 全 全饮水题目作为重点, 依 依照省上提出的 XX 年 前 前全部解决农村人口饮 水 水不安全题目目标要求 , ,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 ,加大工作力度,加强 县 县乡配合,

 调动各方积 极 极性,全力加快建设进 度 度。一是做好城乡安全 饮 饮水规划。要将城乡安 全 全饮水建设纳进全县“ 十 十二.五”国民经济和 社 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县 乡 乡年度实施计划,尽快 上 上马建设改造神河、关 口 口等集镇供水工程,实 现 现全县所有集镇供水题 目 目全面解决;为适应县 城 城人口快速增长需求, 必 必须研究论证在县城冷 水 水河水源建设蓄水大坝 或 或开辟第二水源,县城 区 区总规修编、小区详规 编 编制、集镇规划应将给 排 排水作为重点内容同步 规规划、同步建设,小区 改 改造、道路改造要同步 斟 斟酌给排水管网建设题 目 目。二是进一步完善和 落 落实城乡供水项目建设 质 质量控制、资金管理等 各 各项制度。加强项目建 设 设进程监管和技术服务 , ,乡镇要有专人负责项 目 目建设质量控制。

 2 、 、加大投进,多渠道张 罗 罗建设资金。一是全力 争 争取建设项目,要继续 捉 捉住国家解决安全饮水 的 的政策机遇,多方争项 目 目跑项目,县财政、计 划 划、扶贫开发、烟草等 部 部分要在县水利部分的 同 同一调和下,整合资金 , ,发挥整体效益,避免 多 多头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 二要拓宽社会筹资渠道 。

 。依照“谁投资、谁受 益 益”的原则,配套制定 相 相干优惠政策,鼓励和 引 引导私人投资供水项目 建 建设。要积极争取上级 财 财政对公益项目“一事 一 一议”奖补政策,争取 供 供水项目奖补资金。动 员 员、鼓励受益群众投劳 、 、投资,解决配套资金 不 不足题目;三是县财政 在 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 根 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安 排 排城乡安全饮水项目前 期 期工作经费、项目配套 经 经费和水质监测检验用 度 度。

 3、加大水质安 全 全和水公共安全管理工 作 作。一是新建饮水工程 要 要由卫生、水利部分对 水 水源水质进行化验,把 好 好水质关口。二是加强 水 水源地保护。建议结合 本 本轮乡镇机构改革,撤 消 消张坪乡建置,以到达 水 水源地的全面保护。三 是 是抓好供水消毒和检测 。

 。集镇供水和较大的村 级 级集中供水工程要逐渐 配 配套消毒和水质检测装 备 备,实时消毒、检测, 保 保证水质稳定。

 4、 着 着力做好县城安全供水 工 工作。一是加大张坪水 源 源地保护力度。建议将 水 水源地保护区触及的村 退 退出栽烟区,缩小养殖 范 范围,自然林保护、小 流 流域治理、扶贫开发等 项 项目要向张坪倾斜,输 水 水管道保护区范围要插 牌 牌亮界,并定期展开巡 查查;二是加大县财政对 张 张坪水源保护支持力度 , ,将现在每一年预算安 排 排的水源地保护专项经 费 费由 3 万元调剂为 15 万 万元,用于因水源保护 而 而限制发展项目的补贴 和 和张坪集镇排污治理; 三 三是加大县城供水管网 改 改造投进。县财政每一 年 年预算内安排 100 万 元 元用于管网改造补助, 县 县自来水公司要加大供 水 水管网维护、改造投进 , ,确保安全供水;四是 立 立即着手建设蓄水调理 工 工程,保障县城供水。

 冷 冷水河历史最低流量/ s s,若遇大旱,根本没 法 法保障县城供水,更不 适 适应县城扩大范围需要 , ,要吸取今年西南京大 学 学旱教训,从县城扩大 范 范围着想,有备无患, 将将冷水河库容调理水库 列 列进“十二.五”规划 , ,列进县城规划大纲, 安 安排资金,加大向上争 取 取力度,力争“十二. 五 五”开工建设。

 5、 推 推动深化城乡供水体制 改 改革。县自来水公司要 强 强化

 管理,节能降耗, 挖 挖潜提效,处理好供水 公 公益性质与经营性质间 的 的关系,逐渐走出经营 窘 窘境。农村供水依照“ 谁 谁投资、谁管理、谁受 益 益”的原则,各乡镇要 加 加强工程投运后的管护 工 工作,创新机制,落实 管 管护责任,实行有偿用 水 ...

篇六: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

水源区生态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好

  o f a cco u n ta b ility , re d re ss o f o rd e rs a n d p ro h ib itio n s. S tre n g th e n in g th e h o n e sty a n d se lf-d iscip lin e o f le a d in g ca d re s h o n e sty in p o litics a n d e d u ca tio n w o rk , e n h a n ce le a d e rs a b ility to re sist

  华政协发6 [2010]6 号

 政协华池县委员会

 关于 县城水源 保护工作 调研报告

 县委:

 为 全面 了解 县城水 源保护现状, 根据县政协 2010年工作安排,5 5 月 月 0 20 日, 县 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环保、建设、水务、林业、石化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专题调研组 ,对 县城 水源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水源区基本 情况

 华池县城 已建成 东沟和鸭儿洼 饮用水源 保护区 区 2 2处 。东沟水源 保护 区包括柔远东沟和赵沟门 田背沟两

  o f a cco u n ta b ility , re d re ss o f o rd e rs a n d p ro h ib itio n s. S tre n g th e n in g th e h o n e sty a n d se lf-d iscip lin e o f le a d in g ca d re s h o n e sty in p o litics a n d e d u ca tio n w o rk , e n h a n ce le a d e rs a b ility to re sist 3 3

 个流域,涉及柔远、乔河两个乡镇,六个行政村,区为 域总面积为 73 km² ² 。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为0.315 5 km² ²积 ,二级保护区面积 72.685 km² ² 。区内 现 有单位及农户 4 604 户,液化气站 1 1 处,输油站 2 2 处,油水井 井 3 103 个,输油管线 3 3 。

 万多米。

 水源水库库容 8 8 万 万 m m³ ³ ,供水能力达到 3600m³ ³ /d ,基本满足了县城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鸭儿洼水源保护区 包括 温咀子以上鸭儿洼沟全 部 流域,区域总面积为 9 92 2

 km² ² 。

 其中:

 一级保护区面积为 3.85 km² ² ,二级保护区面积 88.15 km² ² 。

 区内现 有农户 4 274 户,油水井 4 4 口 。水源水库库容 4 64 万m m³ ³ ,供水能力达到 3300m m³ ³ /d 。

 两处 水源 保护 区内有林业用地 0 56280 亩,树种以 山杏、油松、刺槐、沙棘 为主, 绿化程度达到 3 30 0 %,森林覆盖率 21 .4 % 。

 水坝水的 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 91% ,饮用水质监测项目 7 27 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 100% 。

 二 、 水源区保护情况

 近年来,县委、 县 政府高度重视 县城 水源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 1 、加强组织领导 ,统一思想认识 。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源保护工作, 成立了 华池县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 乡镇环委会和水源管理领导小组,

  o f a cco u n ta b ility , re d re ss o f o rd e rs a n d p ro h ib itio n s. S tre n g th e n in g th e h o n e sty a n d se lf-d iscip lin e o f le a d in g ca d re s h o n e sty in p o litics a n d e d u ca tio n w o rk , e n h a n ce le a d e rs a b ility to re sist 4 4

 把饮用水源保护纳入县乡政府环保目标管理,签订责任书,落实任务和 责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的保护工作机制。

 县上 先后制定出台了《华池县城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关于城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封禁管护的通告》,在县城和乡镇巡回播放 ,广泛进行宣传。同时 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开办专题节目 ,对水源区内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曝光 , 教育群众 提高 对水源保护 的思想认识。

 2 2 、 坚持打防结合 , 治理工业污染 。

 县城水源区建成后,相关部门规 范 管理,严格保护区内项目建设审批,在保护区 内 禁止审批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区无关的项目 ,禁止设置油库及从事钻探与地下放炮等作业 , 禁止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和输油管道通过,禁止勘探石油,打石油注水井, 从源头上防止了工业污 染。同时,加大 治污打击力度,县环保局每年都要进行石油单位治污集中督查,8 2008 年以来,共立案水源保护违法案件 6 16 起,进行了严肃处理。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 , 否决县城水源区内石油开发井位 6 6 个,强行停钻 1 1 个,责令采油二厂建成标准化清洁井场 2 42 个,建设拦油拦污坝 5 5 道,设立电子眼监

  o f a cco u n ta b ility , re d re ss o f o rd e rs a n d p ro h ib itio n s. S tre n g th e n in g th e h o n e sty a n d se lf-d iscip lin e o f le a d in g ca d re s h o n e sty in p o litics a n d e d u ca tio n w o rk , e n h a n ce le a d e rs a b ility to re sist 5 5

 控设施 6 6 处,更新外输管线 5 5 公里 , 完全封堵废弃油水井 4 14 口, 较好地防止了地表水污染 。

 3 3 、 注重生态建设,实施综合治理 。

 一方面, 县上将水源区 生态建设作为保护水源的长远措施来抓, 在水源区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退耕种草、平田整地、打井打窖工程,止目前,水源区 营造水源涵养林 21500亩, 种草 0 3010 亩, 平田整地 5 7535 亩 ,打井 5 45 口、水窖 窖 6 166 眼 ,这样既保持了水土,又避免了大量油田作业和农田有害物质流入水源河道,取得了明显成效。, 另一方面, 对东沟 水 源区一 级 保护区的 的 4 64 户农户 实施了

 “一池三改五配套”工程, 并对 2 26 6 户农户 规划 实行 异地搬迁。

 先后 取缔排污口 9 9 处 ,拆除沿河厕所 16座,牛棚 9 19 座,猪圈 3 13 处,清理垃圾、粪场 4 24 处,将原水源保护上游的城区生活垃圾场迁 出另行选址建设 ,并配备垃圾屋 屋 4 24 个 ,生活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此外,针对第一水源水坝蓄 水不足的实际,县上整合项目资金 0 900 余万元,完成库区石砌护岸 9600

 m m³ ³ ,清淤 4 4 万多 m m³ ³ ,修筑排洪渠 40m ,埋设排洪管道 150m ,建成封闭式围墙 600m ,围网 1305m, 安装交通警示牌 2 2面,确保了水库 蓄水安全 。

 三、 困难和 问题

  o f a cco u n ta b ility , re d re ss o f o rd e rs a n d p ro h ib itio n s. S tre n g th e n in g th e h o n e sty a n d se lf-d iscip lin e o f le a d in g ca d re s h o n e sty in p o litics a n d e d u ca tio n w o rk , e n h a n ce le a d e rs a b ility to re sist 6 6

 调研中 我们发现 , 县城 水源保护 工作 还存在一些困难和 问题,需 要 高度重视,及时 加以 解决。

 1 1 、 水源保护区污染突出。

 水源区部分群众水质保护意识淡薄, 如 齐沟门支流拦坝养鱼、生态养鸡, 致使水源地出现粪大肠菌群超 标和呈现富营养化趋势 等问题。

 在保护区内任意堆放 生产生活垃圾 ,并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等造成水源地的污染。

 水源区上游群众 农业生产中产生的 大量农药、化肥残留物, 被 雨水冲击后 直接或间接的对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 ,目前 生产的 生活污染源已占到总污水排放量的 70% 以上。

 东沟水源保护区已受到坪 4 104 井、白 253- -1 01 井、关 关 83- -1 171 井、庆二注水站等多个井场及附属设施分布的威胁, 这些井位位于水源上游,井场作业泥浆、含油污水经常外泄,井场四周原油袋、钻井岩屑随意码放堆积,被雨水冲入河道后,对水源造成污染。

 且单井管线直接跨越田 背沟一、二级保护区 ,一旦破裂,对水源污染将会十分严重 。

 2 2 、水源 管理措施不到位。

 一是没有成立专门的饮用水源管理机构和一支完善的监测队伍, 缺乏 对饮用 水源地的保护和监控;二是没有建立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监控体系, 不能实现 实时监测、控制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安全状况,预警预报能力 弱 , 不能

  o f a cco u n ta b ility , re d re ss o f o rd e rs a n d p ro h ib itio n s. S tre n g th e n in g th e h o n e sty a n d se lf-d iscip lin e o f le a d in g ca d re s h o n e sty in p o litics a n d e d u ca tio n w o rk , e n h a n ce le a d e rs a b ility to re sist 7 7

 完全 适应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管理要求 ;三是保护区内危害水质行为禁而未绝, 如齐沟门桥头农户为油田单位洗车,污水排入河道,对饮用水 直接 造成了污染 。

 3 3 、 水源 保护资金 短缺 。

 近年 来,县上在水源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资金短缺,一些措施无法落实。

 如鸭 儿洼水源保护区 未 设立界碑、警示标志 , 在 坝区未设围网 , 也没有 安装监控设备, 存在安全隐患 。

 两个水源保护区内需实施易地搬迁、“一池三改五配套”工程,因资金不到位,进展缓慢。在 生态 治理方面, 平田整地 、植树 造林 、退耕种草 、 打井 打 窖 等生态治理工程 , 无项目支撑, 无资金支持 。

 四 、建议 与对策

 县城 水源保护与 广大居民 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解决 好 水源区 生态 环境已刻不容缓 。

 为此建议:

 1 1 、强化 宣传 教育, , 提高 水源保护 意识。

 。

 县电视台、广播站要 大力宣传 《水污染防治法》、《华池县城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 华池县 城区生 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封禁管护的通告》等 规定 。县水 务 局要以水源区周边及沿线村组为重点,通过建宣传栏、

  o f a cco u n ta b ility , re d re ss o f o rd e rs a n d p ro h ib itio n s. S tre n g th e n in g th e h o n e sty a n d se lf-d iscip lin e o f le a d in g ca d re s h o n e sty in p o litics a n d e d u ca tio n w o rk , e n h a n ce le a d e rs a b ility to re sist 8 8

 标志牌、举办校园公开宣传教育课等形式,广泛开展水源区水质安全与保护 的 宣传教育。

 水源区乡镇村组要组织力量进户 宣传 , 普及保护水源的 各项法规以及适用科技知识, 使保护水源 区 生态环境 成为广大 居民的自觉行动。

 2 2 、 争取政策 支持 , 全力改善水源区生态环境。

 县上应将改善水源区生态环境,促进水源区群众致富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从政策上给予倾斜。

 一要大力实施“一池三改五配套”工程。

 县能源办 要与水源区乡镇配合,全面实施水源区 农户 能源建设工 程,使水源区 群众实现清洁生产 生活 。

 二要大力实施 生态综合工程。

 县 上应统筹安排,协调 林业、水保、国土、畜牧等 项目,在水源保护区内实施退耕还林、种草养畜、平田整地、打井打窖等综合工程,保持水土流失,促进农民致富。道 对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离水坝和河道 50米以内的农户实行易地搬迁, 发改局、 扶贫办在安排项目时要给予倾斜。

 三 要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

 水源保护区内各乡镇要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特色产业,相关农业科技部门要全力配合, 推广普及有机肥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努力削减农业污染负荷 。

  o f a cco u n ta b ility , re d re ss o f o rd e rs a n d p ro h ib itio n s. S tre n g th e n in g th e h o n e sty a n d se lf-d iscip lin e o f le a d in g ca d re s h o n e sty in p o litics a n d e d u ca tio n w o rk , e n h a n ce le a d e rs a b ility to re sist 9 9

 3 3 、 加强 监 督检查 , 形成保护 水源 的工作合力 。

 县上应将水源保护工作列入“十二五” 规划,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并成立水源保护工作机构,开展水源区综合治理工作。

 一要加 强水源区 油田作业 执法力度。

 县环保局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水源区周围油田单位生产检查, 对于井场作业泥浆、含油污水外泄,钻井岩屑随意码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要严肃查处,进一步规范油田单位生产行为。

 二要 加大 水源区生态 保护执法力度 。

 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兴建规模养殖场和在水源区内进行渔业养殖,全面推进畜禽污染防治工作。

 严厉打击和处理 乱砍滥伐、打野放牧等 破坏水源区 生态 的行为 。林业局要在两个水源保护区内各派 1 1 至 至 2 2 名专职护林员,长期蹲点看护, 确保水源区生态不出问题。

 三要 加大水源区群众卫生执法力度。

 水源区各乡镇、环保局、爱卫办要开展经常性的卫生检查,坚决杜绝 乱堆粪土、地膜、 乱倒垃圾、随意排放生产生活污水 等 问题。

 城管局要在每个水源区配备 3 3 名卫生监督员,专门负责水源区的卫生监督工作, 实现水源区卫生监督经常化 。

 四 要建立有奖举报制度。

 鼓励广大群众及时反映污染水环境的行为,经调查属实的, 县电视台进行曝光 ,相关部门进行严厉处罚,并 给予举报人一定的物质奖励。

  o f a cco u n ta b ility , re d re ss o f o rd e rs a n d p ro h ib itio n s. S tre n g th e n in g th e h o n e sty a n d se lf-d iscip lin e o f le a d in g ca d re s h o n e sty in p o litics a n d e d u ca tio n w o rk , e n h a n ce le a d e rs a b ility to re sist 10

 4 4、 、 加大资金投入 ,全面建设 水源区预警监控体系 。要采取环保、水务 部门积极向上 级部门 争取 对口 资金,石化办向油田单位协调资金,县财政拨付一定资金的办法, 逐步建立水源区预警监控体系。

 一要完善现有的 水质监测站网。

 要提出现有站网完善方案、监测能力建设方案,逐步 建立水量和水质自动监测网。

 二要完善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监控网络。

 要 筛选保护区内重要污染源,直接进入水源的排污口,建立水量水质实时监测系统。

 三要完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动态...

篇七: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

岚县委员会 关于县城集中供水、 供暖、 供气情况的 调查报告

  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委员会

 按照县政协主席会议的安排部署, 近日 , 县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工委组织部分委员 深入社区住户 、 有关企业, 通过走访、 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县城集中供水、 供暖、 供气情况进行了 广泛调研,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 总体情况 近年来, 在县委、 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在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 县城集中供水、 供暖、供气发展态势良好, 运转健康, 较好地满足了 县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 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投入机制多元化。

 变政府一元投入为政府、 企业、社会多元投入, 为县城集中供水、 供暖、 供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 基础。

 如近年来,

 集中供暖由政府供热公司 一家经营, 发展为供热公司、 社会力量和企业共同经营的格局,北盛供热点、 东河滩供热点顺势而生, 特别是今年热电联产项目 的上马, 将会有效地推动全县供暖事业的发展, 更好地满足县城单位、 企业和群众的需求,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2、 运营机制多样化。

 除集中供水由县自 来水公司 自 主

 经营外, 集中供暖、 供气已初步形成由有关部门监管, 特许经营的新机制, 有效地搞活了 供暖、 供气市场,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 人民群众的需求,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取得了 双羸。

 3、 发展态势政策化。

 县城取缔和改造了 燃煤型锅炉,引 入热电联产项目 , 进一步加大集中供暖面积, 既满足了 城镇居民的需求, 又符合国家节能、 环保等有关政策规定, 给人民群众带来了 实实在在的实惠, 为人民群众营造了 宜居环境。

 4、 管网设施升级化。

 今年以来, 在县委、 政府和有关部门、 企业的高度重视下, 县城水源井已完工一处, 主水管网升级改造已全面铺开, 工作进展顺利, 标准高, 质量严,县城人民群众比较满意。

 5、 部门企业民本意识、 服务意识、 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供水、 供暖、 供气有关部门和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人为本, 勇于创新, 常规工作创新化, 创新工作精细化, 不断强化了 服务标准和服务效能, 取得了 良好效果。

 二、 存在的问题 县城集中供水、 供暖、 供气事业取得较快发展, 但与县城居民的需求相比, 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供水方面:

 1、 县城供水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我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城区规模不断扩大, 城区用水量急剧增长, 城区日 需水

 量 6000 吨, 虽自 来水公司日 供水 6000 吨, 但由于跑、 冒、滴、 漏和浪费水资源现象比较严重, 城区供水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 严重影响了 城区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2、 供水投入不足。

 近年来, 受供水公司 效益等因素的影响, 县城供水投入不足, 无法满足供水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供水行业发展缓慢、 落后。

 3、 供水管理不够规范, 供水效能低下。

 突出表现在:一是水费回收率低。

 因服务、 管理不到位, 供水不正常等原因而造成单位和个人长期拒交水费、 不交水费的行为, 县自来水公司收缴力度不大, 致使水费收缴不到位。

 二是各项规章制度难以落实。

 三是对供水设施的管理难到位。

 当前, 由于城区建设繁多, 一些施工单位违规作业, 破坏供水设备;再则, 由于水表入户 , 给一些死表、 坏表的维修与管理以及抄表收费工作带来了 很大的难度; 甚至一些用 户 为 少交水费, 私自 接水、 破坏水表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供水设施被时常遭到破坏, 给正常供水带来了 严重影响。

 四是户 表设施改造工作进展不快。

 水表集装“一户 一表、 水表出户 ” 和按户抄表与集中收费工作进展不快, 供水规范管理仍旧较难, 水量漏失依然十分严重。

 4、 持续供水时间不够。

 受县城扩张和原供水设施落后、“三项整治” 和县城铺设主水管网等因素的影响, 县城经常停水, 且事前未及时进行通知, 给城镇居民带来生活上的不

 便。

 5、 供水设施陈旧落后, 造成部分时段、 部分区域水压不足, 居民用水难。

 不少区域一定高度以上用不上水。

 6、 现有水源水质氟化物超标, 需加快新建水源的进程,以满足县城人民安全用水的需求。

 供暖方面:

 1、 缺乏可供操作和监督的统一的供暖规范, 需进一步明确供暖、 收费、 监督的具体内容。

 2、 计费标准不明确, 暖气费是按建筑面积收费, 还是按实用面积收费群众经常是一头雾水。

 3、 集中供暖覆盖面积小。

 4、 热量没有标准。

 据了 解, 省城太原集中供暖用户 室内温度须达 16℃以上, 我县集中供暖热量标准未明确, 用户基本无法监督。

 5、 供暖热量不足, 存在交了 取暖费, 用户 取不上暖和供了 暖, 收费难或不能收费的现象。

 供气方面:

 管网铺设不够规范、 合理, 存在铺设供气管网破坏供水等市政设施及后续工作处理不及时、 不到位的现象。

 与此同时, 集中供水、 供暖、 供气中普遍存在部门监管不到位, 单打一、 各顾各现象比较严重, 供水设施施工不顾及供暖、 供气设施, 供暖设施施工不顾及供水、 供气设施,

 或施工后作业面的平整、 恢复不及时、 不到位的现象经常发生, 形成了 不良影响。

 三、 意见和建议 1、 供水、 供暖、 供气有关部门和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 服务意识、 以人为本意识、 协同意识, 真正把民生事业, 德政事业办实办好, 为构建文明宜居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2、 县政府要出台关于县城集中供暖的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收费标准、 供暖标准、 监管事项, 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县城集中供暖事业的发展。

 3、 有关部门和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完善工作机制, 使供暖系统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确保供暖工作不出问题。

 加强日 常巡检, 合理安排工作力量, 认真执行向城区住户 承诺的供热时段, 提高供暖质量。

 4、、 进一步强化供暖商业化运行机制, 加大集中供暖覆盖面, 降低县城供暖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为县城居民创造一个温暖舒适宜居的环境。

 5、 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供热企业和特许经营业主要认真执行合同采购管理制度, 加强煤质监督, 保证燃煤质。

 6、 加强供暖工作日 常监督。

 有关部门要切实担负 起供暖工作综合管理职责, 加强日 常监管。

 继续强化协调服务,及时跟班监督, 采取每日 监测、 每日 检查的方式方法督促供

 暖企业落实供热时间、 温度达标,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不断提高供暖质量。

  7、 确保安全供暖。

 供热公司 和各特许经营业主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供热各环节特别是锅炉房的安全管理, 经常开展锅炉及管道检查维修, 及时发现解决安全隐患, 使供暖系统正常运行, 安全供暖。

 有关部门要加强动态监测, 及时掌握供暖设备运行情况。

 一旦发生供暖故障和突发事件, 对于供热单位能够解决的事故, 督促其加快工作进度, 尽量缩短工作时间, 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暖; 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事故, 在进行应急信息报告的同时, 迅速开展前期抢修, 及时向住户 说明情况, 取得住户 理解; 并迅速协调电力、 供水等相关部门、 企业的力量合力开展抢修, 尽快恢复供暖。

 8、 加大资金投入, 确保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如期完工。城区供水、 供暖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 是一项利民惠民实事工程。

 县政府要统筹运作, 加大资金投入。

 县规划建设局、县自 来水公司、 供热公司更要广辟筹资渠道, 加大对新水源井、 供水管网、 集中供暖陈旧管网改造资金的筹措力度。

 努力提高服务效能。

 9、 加强规范管理, 促进供水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县自来水公司要进一步树立“以安全供水为目 标、 以用户 需求为导向、 以服务用户 为中心、 以用户 满意为标准” 的服务理念,

 提高企业管理服务水平, 彻底转变观念, 积极主动的面对市场竞争。

 一是要加大改革力度, 推进体制创新。

 要按照《公司法》 的要求, 结合公司的特点和实际,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加快改制改组步伐, 尽快建立“产权清晰、 责权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 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是要强化科学管理, 提高管理成效。

 要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 落实管理责任; 加大科技投入,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 努力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能力; 要积极推广使用智能水表和 IC 卡等先进计量仪表, 以切实减少水损; 要加快水价改革, 尽快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合理的价格体制。

 三是要加强城区水政执法力度, 坚决打击非法用水, 确保安全供水用水; 要加强对城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规范居民自 备井的开采, 规范供水用水秩序; 要加快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及应急系统建设, 建立城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要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减少供水故障发生; 要加强城区供水水源的保护和供水水质的管理, 确保安全供水。

 四是要加强宣传力度,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创建“节水型城市” 是一项全国性的活动,应当成为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要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目 标, 综合利用经济、 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不断加大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和节水型生活用 水器具的推广力度, 积极推进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 实施各类节

 水示范项目 建设, 全面引 导居民节约用水, 提高用水效益。

 10、 供水部门和企业要规范操作, 及时与居民进行沟通,以方便县城生产和生活需求。

 11、 有关部门和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 避免产生重复施工、 多头施工和半拉子工程的现象。

 12、 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加大监督力度, 在部门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同时, 更要加强本部门、 企业内部的监督力度, 促进供水、 供暖、 供气事业的健康发展。

推荐访问:关于县城城区供水工作调查情况调研报告 供水 县城 调研报告

版权所有:树元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树元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树元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琼ICP备20210017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