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贡献与时代价值

时间:2022-12-17 13:55: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结合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它的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致力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价值指向;回应“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挑战,既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夯实了思想基础;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向,也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导向;再次强调了科技与教育两个战略重点,既促进了中国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继续重申和平与发展两个时代主题,既为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制定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贡献;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4-0117-15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相继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話要点》,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自成体系和最终走向成熟。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一篇继往开来的马克思主义杰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意义深远,中国共产党的后继领导人对邓小平南方谈话作了高度的评价。江泽民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胡锦涛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今天,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结合40年来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其取得的成就,更能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它的历史贡献与时代价值。

一、致力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价值指向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黑暗、腐朽现实的基础上,为全人类设计的一种美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蓝图。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特别是二战结束之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呈现出一派蓬勃景象。但是,由于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新事物,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新的社会形态,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指导思想上难免会出现偏差,导致实践的失误,甚至会在某一时期遭受重大挫折。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前的20多年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邓小平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之所以出现失误乃至挫折,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基本问题。1987年,邓小平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1991年,邓小平又说:“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因此,“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深入思考和致力于回答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邓小平吸取之前的教训,首先运用否定性的思维方式,即回答“什么不是社会主义”,如:“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普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等。关于“什么不是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要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其中有些做法是错误的:一是“左”的做法,制定的方针、政策超越了现实阶段,违背了经济建设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如“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等;二是脱离了社会生产力的现实状况,人为地搞“一大二公”,排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认为公有制“越大越纯”,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三是“文化大革命”的做法,把阶级斗争看作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试图通过阶级斗争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四是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富”等于资本主义,“穷”等于社会主义,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晚点,不要资本主义的正点”等荒谬论调,搞“穷过渡”“割资本主义尾巴”等;五是不顾中国国情,生搬硬套苏联模式;六是关起门来搞建设等。这些错误做法显然不是搞社会主义建设,而是一种“瞎折腾”。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过14年的深思熟虑和实践探索,直至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三个有利于”标准及“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光辉思想,着力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从四个方面的结合,即: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相结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相结合以及根本任务与终极目标相结合,具体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其中,最大的亮点或创新点是把“共同富裕”设定为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由于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一种剥削制度,最终只能导致两极分化,由此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使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更加清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具体内容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姓“资”、姓“社”的长期争论的问题,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告诉人们要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就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找到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运行机制,也找到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动力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从经济层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创造性的回答。“发展才是硬道理”,即是说只有通过稳定而快速的发展,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亦即“共同富裕”。应该说,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及“发展才是硬道理”等,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把“社会主义是什么”与“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即把“实然”的事实判断与“应然”的价值判断有机统一起来。

推荐访问:谈话 贡献 价值 时代 历史

版权所有:树元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树元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树元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琼ICP备2021001746号-1